第三百四十五章:招揽之意(2 / 2)
接下来史乃克的明军分成前后两军,把张远这些人夹在中间,一路向着绍兴进发。
黄道周、赵士超现在天天想着怎样才能劝说鲁王监国以大局为重,能够同隆武帝团结一体。张远则思考着自己这支小队伍下一步的走向,自己的这点人马如果没有官军的身份,则很难能够维持,毕竟义兵是没有军饷的,但是想进入官军的体系,又怕被人吞并了,这样一支有战斗经验的队伍,肯定会有人眼红。
绍兴城内,现在也是争论一片,鲁王监国也彷徨着拿不定主意。
“各位爱卿,黄道周不日便要入城,如此是见还不见?”鲁王监国朱以海不过二十七、八岁,虽然也颠沛流离过,但是在绍兴的安定日子过下来,也有了发福的迹象。年轻的脸上因为酒色的关系,稍显有点发青,听着朝臣们的争论,正不住的打着哈欠。
“臣以为,黄道周新败,此行而来当是来者不善,我看当是不见为妙!”鲁王监国的大学士张国维对于见黄道周一事是坚决反对,如果鲁王监国被黄道周说动了心思,去了监国的称号,那自己这大学士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刚刚得了位极人臣的名头没几天,便要成了笑柄。
“臣也复议!”鲁王监国的小舅子张国俊也出班反对,“江东数十万众之强,回戈相向又如何?”
张国俊这话全是基于个人私利,而且话说的**裸,非常直接,殿上支持接见黄道周的群臣顿时变了脸色。
“同姓操戈岂成中兴大业?纵然得胜,天下百姓岂不耻笑皇家?”大学士朱大典马上驳斥,但是碍着鲁王监国的面子,没有痛骂张国俊。
“臣以为还是见过黄道周才能显出监国之大度!见与不见皆不为要务,唯有复克金陵,才是当今之急!如此,大位已定,何人能与鲁王挣也?”督师钱肃乐虽是文臣,但是素知兵事,从战略上一语中的,可惜说过的话中有点疏漏。
“钱大人意思是监国不够大度了?”张国俊马上抓住钱肃乐话中的漏洞攻击起来。
鲁王监国听着朝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争个没完,不由得愈加犯困,不耐烦的把手一挥,“众位爱卿还请歇息!既然尚无定论,那就先搁置了吧!等着有共议之时,再说!散了吧,散了吧!”
不大的朝堂上安静下来后,嘴里横着新学的江南小调,鲁王监国由太监陪着向着后宫走去。
钱肃乐和朱大典还想再挽留鲁王监国,一直没吭声的镇东侯方安国拍拍两位大人,“黄道周今天午时后便能到绍兴城内,你我先去一见吧!”
绍兴,一个对于张远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当这充满江南玲珑精致特点的小城出现时,张远第一眼就想到了那个知道茴香的茴字有几个写法的孔乙己。那个长衫、大辫,迂腐又单纯的孔乙己,还有那个著名的阿q,这些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代表,总会在当代看到他们的影子。
“黄阁老,这便是绍兴城了?”看着城头方砖上刻着的名字,史乃克很恭敬的对黄道周说道。
“嗯!一路护送老夫至此,史将军辛苦了!有朝一日,史将军必然能够出镇一方,为我大明保家卫国,开疆拓土!”黄道周到底是老于官场,同史乃克相处了几日就看出这个史乃克虽然是武将,可也个官迷,在言语里暗含了招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