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娱乐之最强大脑 > 第395章 全民批判教科书

第395章 全民批判教科书(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凡道:“那大爷当时都62岁了!”

丁龙道:“是不是乱辈了?”

李凡:“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各位家里的爸爸妈妈是有希望的,40出头还很年轻嘛,加油!”

别说,王川还真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地提出了自己热切的想法。

结果他妈道:“生下来你养啊?二胎开放了,可现在这教育成本,谁家能承担起两个子女?”

王川拍着胸脯道:“我养就我养咯,不要小瞧我们京大的学生!”

王妈:“考上京大就了不起了?有种你不靠家里在京城市中心买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啊?”

王川扎心了……

李凡笑笑后,便离开了寝室,直奔食堂打饭去了。

京大食堂的饭菜不错,李凡决定打包拿家里去。

李妈搬家了,她在京师大幼儿园附近租了个房子,这样也有利于每天接送闺女上下学。

李爸依旧在春城处理一些琐事,也会在近期来京,至于老两口要做点儿什么生意糊口呢,他们还没有太成熟的想法,但基本会在京师大幼儿园附近扎根了,于是,李凡买下的顾亚婷小区的门市房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不过,就权当投资了。

今天搬了新家,李妈估计正在家里收拾房子,李凡于是便来到了食堂打饭。

“阿姨,地三鲜、香辣肉丝、肉炒木耳,对了,再给我来碗鸡蛋柿子汤,打包!”

李凡提了提打包好的食友们却都没有什么异议,并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穆si林不吃猪肉,不是因为敬畏猪啊?”

“我记得我小时候的课本里写,印度民族起义是因为统治者往枪的子弹上抹了猪油,猪神圣不可侵犯啊!”

“天呢,我们老师总说甲壳(ké)虫,原来是甲壳(qiào)虫啊!”

“我的天,《敬畏自然》竟然是胡扯的?这个是我们的必背课文!”

《敬畏自然》、《爱迪生救妈妈》、《父与子》、甲壳虫……一系列明显的错误被李凡指正出来后,网友们瞬间举起了质疑各个年级课本的大旗。

网友“小白兔白又白”指出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错误,书中张作霖的照片并非其本人。

网友“萝莉爱大叔”指出:初一下册语文教材出现错误,原对联是: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结果教材写成了“山山水水……”写颠倒了,意境便没了。

网友“半夜上你床”指出,杜甫诗作插图中,杜甫家中的书架上全是线装书,这插图是错误的。

这种装订成册的图书约出现在唐末五代,流行于宋元,而杜甫是中唐人,家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书。

……

一时之间,给教育界挑错成了全民热衷的事情,毕竟教材那么权威,挑战权威还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网友们乐此不疲!

周一,经过一天的发酵后,无论是新闻编辑还是广大网民,无数人都在研究着教材中的明显错误,挑错的人喜欢去做,而网友们更喜欢看,然后大家不停地惊呼:

“我擦,我被教材欺骗了20多年?!”

“天呢,这么多错误,我的天啊!”

“幸好当初没好好读书,救我一命啊!”

……

事情愈演愈烈,相关部门则保持缄默。

直到晚上,中小学课本国文组负责人接受采访说,《爱迪生救妈妈》以及《父与子》等,都是引用于他人的,不是教育工作者杜撰的。

这下网友们不干了,纷纷询问这些文章从哪引用的?出处是哪?为什么其他问题闭口不提?

相关部门继续保持缄默。

教材中出现错误,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说化学课本,在大学学过化学后,再回头看高中化学课本就会发现全是错的,但没办法,教材不这么编根本没法给学生们普及化学基础知识。

除了这些不得已的错误以及某些不可说的错误外,其他的教材漏洞让网友们彻底不淡定了。

9年义务教育、12年寒窗苦读,16载求学之路,竟然全活在各种错误之中,拜托认真些好么?幸亏当初没好好学习!

课本甚至教育界从来没收到过如此汹涌而又有理有据的全民质疑,教育的重大信任危机来临了。

如果学生们不相信课本了,那种危机是可想而知的。

以前老师教导同学要“尽信书不如无书”,同学们依旧非常相信教材。以后这种情况会不会反过来?

网上掀起的这轮对课本甚至教育界的大批判,李凡是没有预料到的。

李凡觉得自己给自己找了麻烦了,不过自己针对的又不是某个人,而是课本,则也没太大关系。

这个社会有一个特点,可以得罪一个群体,但不要得罪一个人。

比如说飞机晚点你骂航空公司行,比如说手机卡乱收费你骂运营商行……但可别骂他们某个领导!

不过作为公众人物啊,李凡觉得以后说话还得多注意注意。

这次全民挑错愈演愈烈,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几天之后,相关单位发表微博:

首先向公众们致歉,我司对教材编写虽然要求严苛,但难免出现一些错误,给国民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我司深表道歉……

谢谢全民监督,我司决定,新的中小学各年级国学课本中,我们将剔除以下文章:《父与子》《小红帽历险记》《敬畏自然》……

历史课本中,修正张作霖、李宗仁照片……

……

李凡躺在床上不禁感慨,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民们的力量实在太过强大了。这种事儿放在十几年前早不了了之了,怎么可能引起如此大的影响和“议潮”?

铃……

李凡单调的铃声响了起来,号码是陌生的,接通后,对方道:“李凡,我是经济学院的程勇程教授,你来下校外北门茶楼,有重大事情相商!”

重大事情?

难道相关部门要约谈我?

但这事儿不归您管啊,还是茶楼?这个节骨眼上找我,这是什么事儿呢?</content>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