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章、契丹乣军(2 / 2)
原来他们很快回转来是为了这件事情。
拖雷详细的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耶律留哥的情况和他所在的位置,之后接着动员说:“金国皇帝既然不仁,你们应当不义,金国的皇帝在这附近,你们为什么不冲过去一举把他杀了,也好做个了结。”
斫答露出了为难之色说道:“金国皇帝听到这里的动静已经向着汴梁移动了,再说我们之前毕竟保他一回,这一次放他走吧。”
拖雷虽然很想借机杀死了金国的皇帝,但是知道阿布铁木真最反对噬主投敌的人,理解他们的想法,所以也不再鼓励他们前去追杀宣宗了。
拖雷不知道的是,在前些天,金庭曾经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
之前蒙古兵在河北、山东一顿穷追猛打,打得都已经差不多成为一座孤城了,现在虽然蒙古兵已经退去了,但是他们随时可以骑着马再回来,宣宗和术虎高琪还有金国朝廷的人都清楚金国的北方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挡住蒙古人的到来了。
所以从黄帝到朝臣都很怕,害怕蒙古人再打回来,不敢再都呆了,要向南逃,逃到汴梁来,远离蒙古地区。
可是意见难以统一,发生了争论,以左丞相徒单镒为代表的抵抗派认为固守都才是策,理由是山陵、宗庙、百司、庶府都在都,若弃都,北路尽失。
元帅左都监完颜弼则代表逃跑派主张放弃都,迁都南京,理由是蒙古轻骑随时可能围困都,而汴京南有淮水,北有黄河,西面可以依靠潼关防守。
逃跑派迁都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汴京是四战之地,必须有强大的防线才可能立足,而黄河和淮水根本不构成天堑,靖康之难和南宋的两次北伐都已经做出了证明。但宣宗决意迁都,太学生四百余人书劝谏都一概不听。
他实在是怕了蒙古人了,留在都寝食难安,命尚书右丞相兼都元帅完颜宗晖、左副元帅抹撚尽忠和太子守忠留守都,自己带着朝廷百官仓皇逃离都。
逃到良乡这里,以为乣军都是契丹人,他疑神疑鬼,怕乣军对他不忠心,所以让乣军交马交铠甲回原住地去,去抵挡蒙古人,这样逼得契丹乣军哗变了。
事情发生的快,结束的也快,从金国的皇帝来到这里、逼迫契丹乣军、契丹乣军哗变、杀死女真人统领详稳、金帝闻风南逃仅仅一天的时间,事情很快结束了,良乡这里很快又安静了下来,之后契丹乣军的军士们推举斫答、涉儿、札刺儿三人为这支队伍的统帅,打算前往辽东去投奔耶律留哥的辽国。
临走之前,托雷让斫答给铁木真带回个信去,告诉他金国的皇帝已经南逃到南京汴梁了,要阿布知道这个消息后做好准备,因为都很可能已经被金国抛弃了,阿布得去收拾一下子。
这之后,这支契丹乣军向着都进军。后来的事拖雷暂时还不会知道。
等这一支契丹乣军到达都卢沟桥的时候,完颜承晖派兵到卢沟桥挡他们,被他们打个落花流水,仓皇的逃回都城里去了。乣军们也不追赶,过了卢沟桥继续向着辽东开拔,奔耶律留哥去了。
之前的经历可真是惊心动魄,拖雷和也孙没有了马匹,有再高的功夫不敢打,打了跑不掉,只能束手擒,幸亏契丹乣军最终真的哗变了,投奔耶律留哥去了,要不然他们两个人的下场可真难说。
通过这一次的经历,拖雷深刻的认识到了,缺少的了马匹可真的不行,光凭人的两条腿,战斗起来行动太慢了,约束了自己的战斗力。在战场,离开了马匹简直跟引颈戮没多大区别,更认识到自己当初夺了金国群牧监的马有多大的作用了。
等他和也孙回到那个小院的时候,巴歹正在翘首以盼的等这两人回来,终于等到两个人回来了,赶紧为他们一大天都没回来遇到了什么情况。
拖雷告诉他,金国的皇帝已经南逃了,自己遇见了契丹乣军哗变的事情,现在那些契丹乣军已经到辽阳投奔耶律留哥去了。他对自己和也孙当时遇到了那么大的危险却没说,他知道也孙过后会详细的跟巴歹说起那件事的。
金国的皇帝南逃了,契丹乣军走了,道路畅通开了。第二天一大早,三个人又赶着牛车了路,依旧直奔着宋朝的方向。
阴历的五月是阳历的六月,这个时候河南省的气温已经很高了,山岭的树、地里的庄稼、空地的青草热热闹闹的长,正是个放牧畜群、策马奔驰的好时候。可是三个人没有了畜群,马儿也没有,只有一头牛,只好慢慢腾腾的在大路挨。
快到晌午的时候,三个人在路边找了一个阴凉处正想休息,这时候从后面传来了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大地被震动了,听得出,正有大队人马向这里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