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第604章(2 / 2)
上万人的会战不能一窝蜂的上,需要有具体的分工和先后进发的顺序。
《尉缭子》中说道:把作战的军队分成四支,分卒、兴军、踵军、大军。
大军是主攻部队。踵军先於大军出发,离大军百里,带三天的粮食,与大军约好作战时间,等时间一到就大会餐,进入临战状态。兴军又先於踵军出发,离踵军百里,离大军二百里,带六天的粮食,为后续部队做好战备。分卒负责占领有利地形,战斗胜利时追击敌人,暂驻待机时紧逼敌人。
周澈这一路五千人的队伍就相当於踵军。
到了襄城后,他直接回到营中,把荀攸、江伟、陈盼、周仓等人叫来,召开战前会议,分配战前任务。
周澈、王慧和方悦路上走得很快,只用了半天就从阳翟回到了襄城。
这会儿午时,正是军中用饭之时。按照周澈的军令,军官必须和士卒同食,荀攸等人多在吃饭,接到召令后,他们把食盒一丢,急匆匆得就赶来了。祁杉的嘴角还沾着米粒,周仓的衣襟上都是汤渍。到来后,七嘴景之时,颁布“马复令”,鼓励民间养马,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门的马政机构,后又在武帝时得到了乌孙天马和大宛天马,极大地改良了马种,同时期又从西域传入了苜蓿,养马业遂空前繁荣,一改开国初年的窘状。
本朝以来,养马规模虽不及前朝,但底子尚在。
数百骑士所骑之马皆为良马,高七尺,俊美雄壮。前汉昭帝时曾颁禁令,禁高五尺九寸以上的马出关。马高八尺为龙,五尺九寸就是良马了,七尺高的更不必说。江伟、陈盼等人所骑的马高七尺者寥寥可数,便是周澈的坐骑也只有七尺高罢了,而这越骑营的骑士们所骑战马却全部七尺高,又装备精良,虽只七百余骑士,持戟行来,龙马精神,令人观之便不觉目眩神迷,真是:“被光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越骑营装备精良,三河骑士虽不如之,然也不错。
数千三河骑士多半披甲,持戟带刀,近半数的人带了弓矢,战马上没有马铠,但也都是良驹。这是皇甫嵩的功劳,在早前的群臣会议上,他奏请天子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将士,天子从之。这些三河骑士们骑的马除了部分是自带的外,其它都是西园厩马。
祁杉看的眼珠子都快跳出来了,啧啧称羡。陈盼叹道:“玄甲曜日,朱旗绛天,长戟如林,骏马如龙。今见王师,方知以往之夜郎自大。”
不管朱儁急着南下击贼到底是因为轻视黄巾军还是因为如荀攸所言:怕在阳翟待久了会造成士气下落,他毕竟是个领过兵、打过仗的人,通晓用兵之道,兵法云:“趋一日力疲,经昼夜者神惫”,他带部从阳翟到襄城县走了一天,士卒们也都疲惫了,所以他决定后天南下,先让兵卒们休整一天。
周澈昨夜加班,给王师搭建起来了一个简单的营地,由诸将等陪着,上万步骑入营中休整,朱儁、颍川太守、姓魏的越骑校尉和一干军官、郡府吏员则由钟繇、李瓒陪着入县寺。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