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检查刀盾备决战(2 / 2)
似乎明白李丛嘉的想法,铁匠师傅中走出一老者,面带笑容:“六殿下来这么半天,就光看兵器啦,不知道看望我老人家一趟?”
李丛嘉这才想起这位最早跟着自己的铁匠李涛洋。他现在负责整个炼铁工作,很少回兴唐学院,所以二人见面不多。
一面寒喧着,一面研究着这盾牌。
好半天,李涛洋站了起来:“殿下说把它降到十斤以下,倒不是没有可能,不过那样的话,恐怕得用精铁。还有,内侧的把手、外侧的彩绘都不容易!最主要的,这东西在冷天没办法用!”
是啊,冬天寒冷,谁拿着这铁片子不冻掉手!
李丛嘉思考良久,转身对周仑道:“如果单纯是应对契丹骑兵,我建议制两盾。重铁盾和轻铁盾。重铁盾用车推着,可以拆开,需要防守时立即落地,支在地面上防御。而轻铁盾则正常大小,尽量的薄,当然中间把手位置要厚些!”
说到这儿,他在地面上画着,对盾面、盾身、藤条、木板绑缚等一一提出要求。众人七嘴八舌,好久才定下两种新式盾牌的大小、用料和样式。
对于李丛嘉提出的“车载重盾”,周仑更是提出,用独轮车,上面还可以安置一床弩。
所有人都乐了:这就是摆明要欺负骑兵啊!反正是对战,又不是真正冲到战场上,因此不用考虑地形、过河、上山等问题,相对就简单了许多。
至于藤盾,一致认为,中间的薄铁片越薄越好,只要一刀砍不断就行,主要是防止对方斧击!
看完长盾,众人又来到了陌刀区。
数十柄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大刀摆在地面上!李丛嘉挨个问用途、限制。好久才明白:这些实际上是各种不同用途的砍刀。算得上是陌刀的,就有十几种。
大唐用的陌刀,各军种根本就不一样。力气大的,用又长又宽又重的长柄砍刀。而南方和沿海的唐军,则用长柄轻刀。水军用的陌刀则没有长柄,但前部却是尖形的……
在冷兵器战争不断生的古代,各种冷兵器近乎达到了极致。
李丛嘉想改良陌刀的想法完全破灭——没有什么武器是全天候的、适应各种环境的!唯有适合才是最好的!
结合契丹人马快、箭如雨、弯刀锋利等特,长柄轻刀虽然斩杀对方机率大,但起不到一刀连人带马都砍断的震悍效果。
如果光是沉重的厚背长刀,恐怕追击、转身也要麻烦!
最后,李丛嘉决定厚背长刀配给“都长”等壮汉,长柄轻刀则配备给身体灵活的人员。
最后,他又提出,每人打造五支短矛,要求只有一个,两侧为尖,越锋利越好!
周仑明白他的想法,摇头道:“最好的办法是弓箭!契丹人箭射得极远,想用短矛射穿他们,只有一次机会,相反弓箭却有三四轮的机会!”
“这些矛不仅是射杀它们,更是屠戮马匹的好东西!等着看吧,我会让契丹人惊喜若狂!”
谁也没注意,站在铁匠人群中,有一壮汉侧耳细听,他低下头的瞬间,脸上透出一丝狰狞的笑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