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到底谁才是伪君子(上)(2 / 2)
山长怒不可遏,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孔子冷冷瞥了他一眼,忽然深深叹了一口气,一阵失望透顶之色。而后,便转身缓缓离开了。
山长心底忽然有些异样,只觉得孔子的背影无比苍凉。
但到底是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他也说不上来。
山长正在气头上,见孔子转身离开了,想要上前继续辩驳孔子,但刚迈出一步,衣袖便被方伯义拉住。
方伯义苦笑一声道:“山长,算了吧。”
“哎...也罢,今天饶他去吧。”山长也叹道。
周围的学子围了上来,面色都愤愤不平,一人道:“为什么就这么算了,我们替你主持公道。”
“对!伯义别怕,有我们,还怕辩不过他吗。”
“哼,就算他身边有高手侍卫,我们也不怕。”
山长道:“你们啊,要记住,老朽不是想辩倒那人,而是想为大义做主。我教你们的知识,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不是为了让你们和别人辩驳争强,而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何为大义。”
“可是......”那些学子仍然愤愤不平。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山长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递给方伯义,道:“拿着吧。”
方伯义见此,双眸逐渐浑浊,一片感动。“山长......”
“叫你拿着你就拿着,何必多言。”山长不容分说,便把铜板放入方伯义怀中。
“不能叫山长吃亏。”有人连忙从怀里摸出铜板,也递给方伯义。
一时间,所有学子纷纷效仿。
方伯义更为感动,几乎落下泪来。
而在不远处,正打算跟随李朝前往李庄做客的孔子,见到这一幕,不住摇头长叹。
傍晚时分,方伯义等人来到一间酒楼。
各自进了客房休息后,方伯义所在的客房,房门忽然被人打开。
方伯义一怔,见到几名同窗冷着脸走了进来。
一身穿华服的士子道:“伯义,白天的事,你就甘心忍气吞声?”
方伯义叹口气道:“哎,不甘心又如何?他救了我,我用两枚铜板答谢,已是占了大便宜了。”
“胡说八道。他挟恩图报,就是不仁不义。”那人道。
“快别这么说了,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方伯义道。
几人相视一眼,然后最先开口,身穿华服的人,冷冷道:“不行!为了大义,咱么也得去和他辩驳一番。”
“对。”
“不错!”
方伯义忽然怔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几人,从几人眼中读出愤怒和不舍的意思。
他们,他们莫非心疼送我的几文钱?
方伯义大为困惑,有些无法相信自己的感觉。
“走!咱们这就去李庄,找那人辩论一番。”华服少年冷斥了一声,随后另外几人上前架起方伯义,便朝李庄赶去。
此时的李庄,热闹非凡。
孔子等人坐在酒席上,相谈甚欢。
李朝道:“诸位有所不知,这柄宝剑,削铁如泥,锋利无匹。”
他说着,抽出腰间宝剑,递给广成子,又道:“这位前辈,请看。”
广成子接过宝剑,屈指轻弹剑身,剑身颤抖不止,嗡嗡作响。
“好剑!”广成子眼前一亮,赞叹一声。这确实是一柄好剑,薄如蝉翼,锋芒毕露。
剑柄还镶有三颗明晃晃的宝珠,夺人眼球。
“价值连城,有价无市。”广成子笑着评价道。他只看了一会儿,便又还给李朝。
李朝沾沾自喜,道:“此剑偶然得之,足慰平生。”
此时一名仆人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道:“庄主,外边有几名士子求见。”
“士子?”李朝微微一愣,他一个江湖人,跟游学士子没什么交集,认识的人中,也没有这种人。
孔子微微一笑,抱了抱拳,道:“李大侠,还请让他们进来。”
李朝没有拒绝,道:“把他们请来吧。”
当几名士子进入庄中后,李朝一眼便认出来,原来这些人是白天的那群士子。
“白天的那个山长呢?”身穿华服的士子,厉声问道。
孔子立刻站了出来,道:“本人在此,敢问你等有何事?”
“好啊,现在装作一副不知情的样子!”华服年轻人怒斥道。
李朝见几人大多脸上带着怒意,脸色也冷了下来。“白天人多眼杂,你们不好作,现在却跑到本府来为难老子的客人,怎么,当本人泥捏的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