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拉练,对战术训练的全盘检验(2 / 2)
下了山,看见队长和区队长们在山脚下休息。
他们也在那里休整,稍加喘息,十几分钟后,让过从后面赶过来的三班,继续进发。
他们三小组改为搜索组,在前方成正三角形引路,向北穿越过与高速公路交叉的涵洞,按图前进。
道路折向左,渐渐下坡,两侧渐高,进入了冲沟谷地。
按照行军原则,他们三人说笑着“应该沿两侧高地搜索”。
此时发现,三班的同志在前方约30米处正受着教员的训斥,然后他们展开,爬上了右侧高地及冲沟边缘,面向他们搜索组。
搜索组很奇怪,他们怎么向上面走了,我们要小心,便三人分开:杨文斌走左侧,刘长生、牛立国走右侧成三角跟进,和三班的同志走到了相距5米的正面,此时七班后边跟进的同志也出现了。
教员开始在冲沟中间自然形成的高台上责问谁是组长,为什么不沿冲沟两侧搜索。并召集全班集合,指责他们敌情观念不强,反应迟钝。
这时大家才明白三班是敌人,准备伏击他们的。
他们依样画葫芦,攀上14斌憋足了劲,瞅前方的村庄离这里不下500米,想起战场上坚持最后5分钟的说法,拼命地迈腿,两手握紧背具带,防止它撞击脖梗,借着下坡,一步接一步,深一脚浅一脚着跑,又超过了一个,离牛立国还有近20米处时,看前方200处人影闪动,可能就是他们的终点了,他心里唱着“向前、向前、向前”加快频率,撵上了老牛。
他们降低速度走了几步,到了跟前一看,不是七班的队伍,也许在前方的那一堆人多处吧!
牛立国喊:“再跑50步”,便冲到了前面。
此时杨文斌想跟上他,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干脆快走几步吧。
忽然后面传来噼哩啪啦的脚步声,一个人影超过了他们,竟是三班的。
又跑了几步,瞅前面的人也不象部队的,看时间已经一个小时了,暗叹道:完了,没按时到达。
忽听后面喊“跑过量了,往回跑”,回头一看,可不是,他们都从后面道口向左拐了,赶紧折过头了,已经是最后了。
跑到岔路口一看,教员和队长正站在汽车旁向他们招手。
真想停下来走过去,可是不能啊。
杨文斌拼命地跑,嘴里喊着:一二一的口号,竟然步子迈大了,冲了过去,到了终点。
教员看了看表,悠然道:你班晚了5分钟。
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教员命令七班与五班一起出发,驱逐217.0高地脚下的敌侦察人员。
顺着老虎口,他们向山脚挺进,忽然哒哒哒机枪吼叫,他们卧倒,疏散隐蔽,还击,冲击包围,将敌击毙。
经过奔袭,脚底板硌得生疼,不敢踩实地面,感到累了。
他们随着队伍沿山麓行进,忽然感觉前面的山峰瞅着眼熟,这不是陆院靶场北面的高山吗?
太好了,内心一股兴奋,要到家了,脚下的步伐不觉已加快了。
沿着近80度的斜坡,穿过枣树林与荆棘,迈着艰难的脚步,终于到达了217.0高地与171高地的鞍部,大家激动地喊了起来,感觉心情特别舒畅。
山下即是他们的陆院,沿着小路下山,穿过小西门,整队走在“亚洲长廊”前的大路上,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回到了宿营地。
经过艰难险阻,战胜环境的困难与自我体力与意志的阻碍,他们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小拉练,书写下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页!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