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诸侯联盟(一)(2 / 2)
第十三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五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六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第十七镇,并州刺史龚景;
这些人各领兵马,数量不等,迤逦赶奔洛阳,准备参加诸侯会盟。旁人不说,单说作为会盟起者的曹操。
曹操自从黑了董卓的礼品,出讨伐的檄文后,就开始调拨人马,安排出征事宜。虽然曹操心中也明白,所谓的联盟其实就是一个笑话,但不参加却不行。
参加联盟后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这是能力问题,不参加联盟则是态度问题,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态度却必须端正。所以这些天曹操都泡在会议室,和众位谋士、将军们商议,哪些人要留下看家,哪些人要随同曹操一起会盟。
旁人还好说些,曹洪却已经一蹦三高,说什么也不会留下看家。至于其他的将军,虽然没有象曹洪那样做,但眼中流露出的热切和渴望几乎要将曹操燃。青州如今太平无事,这些将军们早就闲得蛋疼,能够有这样光明正大的机会出去透透气,这些人谁也不想错过。
曹操正在为会盟人选愁,突然有人来报,说是龚景来了。
曹操对龚景的印象还不错,虽然前期的时候敲诈了龚景不少的物资和军械,但后期两人关系处得相当的铁,青州铁三角不是白叫的。龚景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中规中矩,也没有太大的野心。这样一个无害的人,曹操也非常愿意结交。
哪知前些天董卓为了拉拢曹操,许下青州牧的职位,直接将龚景一脚踢出青州。虽然后来听说龚景被安排到并州当刺史,算是平调,但曹操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派出孙乾向龚景解释了一下前因后果,包括李儒的那些谋算。
龚景也算大气,没有丝毫责怪曹操的意思,只是对于离开青州有些惋惜。毕竟如今的青州在曹操的治理下也算得上富庶,尽管和冀州、徐州以及南阳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却胜在社会稳定,欣欣向荣,作为青州刺史,基本上就是坐享其成。
如今却被调到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并州,还和匈奴挨着,兵凶战危,龚景这心里委实是有些苦涩。
孙乾将龚景的意思同曹操一说,曹操也只能无奈地摇头,若非已经在青州扎下根基,曹操其实蛮看好并州的。旁的不说,骑兵就是最大的优势,此外还能通过和匈奴的战争练兵,而且并州的资源也很丰富,地广人稀却更加有利于他大刀阔斧的改革,怎奈造化弄人,对于如今的现况,曹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热情地将龚景接进会客厅,曹操就开口询问龚景的来意。
龚景也没客气,笑呵呵将收到的檄文打开,开口道:“孟德的檄文已经收到,我打算和孟德合兵一处,共同讨伐董卓。只是我虽然是并州刺史,却还没有来得及上任,手下更是无兵无将,只好到孟德这里,寻求孟德的帮助。”
都是老熟人,龚景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截了当地说出他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找曹操借兵,好在诸侯会盟的时候壮壮场面。
曹操还没将龚景的问题处理完,报事的又跑了进来,说是孔融求见。
曹操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青州铁三角居然同时凑齐了。就和龚景一起出去,将孔融迎进会客厅。
三人寒暄片刻,然后分宾主落座,待仆人献上茶水,孔融才从衣袖中掏出一封檄文,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了一些话。话语虽然不同,但是和龚景的目的却是一致,同样是打算参加诸侯会盟,同样是打算借兵,壮壮场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