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志才投效(2 / 2)
戏志才的话将田浩闹了个大红脸,可是真实的想法又没办法说出口。难道告诉戏志才过不了多长时间,皇帝就会挂掉,然后就是诸侯争霸。自己希望能够把其他人都干掉,统一全国。这么说,会不会让戏志才觉得是在同一个疯子交流?
考虑半响,田浩才再次诚恳地答道:“如果是太平时节,这些自然是我最大的志向,可如今是乱世,谁又能知道今后事情的展会如何呢?只能是尽最大的努力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减少一些暴虐,多上一些祥和。”
田浩的此番话似乎还是不能够令戏志才满意,他上前一步,紧盯着田浩的眼睛开口问道:“倘若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士族豪强并起,诸侯征战不休,重现战国时期的惨状,明公当如何?”
晕了!戏志才居然能够预料到今后的时局动向,不愧是最顶级的谋士,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田浩将身体挺得笔直,双手负在身后,看着戏志才的眼睛,一字一顿地大声道:“若时局真如志才所言,某自然当仁不让,聚天下贤才为己用,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扫荡寰宇,重铸乾坤!”
戏志才看着眼前的田浩,猛地后退两步,然后俯下身体,高声道:“戏忠游走天下,所遇之人未有如明公者,明公的意思志才已经尽知,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望主公收纳!”
田浩闻言大喜,连忙上前两步扶起戏志才,开心地道:“我得志才辅佐,不亚于周得姜尚,汉得张良。志才不负我,我必不负志才,愿你我二人同心协力,有始有终。”
戏志才看向田浩,有些激动地头。
田浩笑呵呵看着戏志才,然后接着问道:“那志才对天下大势有何看法呢?”
戏志才沉吟片刻,开口答道:“依志才之见,乱世即将到来!世人都道灵帝昏聩,宠信宦官,卖官卖爵,朝政日非,其实不然。灵帝聪慧,素有大志,自继位以来奋图强,妄图中兴,然大势如此,非人力所能扭转。
士族林立,豪强并起,百姓困顿不堪,衣食无依,其根源就在于土地兼并严重,士族不用缴纳税赋,国家的自由民越来越少,负担却越来越重,税收是逐年下滑,国库空虚,几可跑马。
朝堂上的官员并非不知道弊政所在,却一个个充耳不闻,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些官员的身后都是士族在支持。袁氏、杨氏、卫氏、司马氏等数之不清,他们各自推举代言人,在朝堂上出自己的声音,维护各自的利益。对内,他们彼此竞争,互不相让。对外,他们齐心协力,结成同盟,称之为党人。
朝堂之上几乎为一言之堂,逼得灵帝动两次党锢,才将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扫荡一空,然后重用宦官与之对抗,情况才为之好转。但地方上却依然如故,士族盘根错节,牵一而动全身,灵帝的所谓中兴,无非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人才为他效力,他本事再大又如何施展?
官员的选取必须是孝廉出身,何为孝廉,还不是由士族操控,斗升小民又哪有资格举荐孝廉,就连志才这样的寒门士子,在宦途上也是没有丝毫的机会。
士族的问题不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不解决,黄巾之乱就不会从根源上杜绝,社会就无法真正稳定。灵帝在位时尚可勉强维持,一旦灵帝不在,顷刻间就是风云变幻。到了那时,时局才是真正的动荡不安,再也无人能够真正看清!”
随后戏志才又将天下形势对田浩进行详细讲解,然后话锋一转开口问道:“主公即将前往济南国赴任,志才听闻济南国非常凶险,不知道主公可有对策?”
如果您觉得本书还可以,请留下宝贵的意见和推荐票以及月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