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购买工厂(2 / 2)
那边的设备已经逐渐齐备,赵齐他们过去就可以开始初步的研发工作。
所需的其他设备李帆会想办法从各个渠道弄到。
随着华米科技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压力也开始变大。
他一方面需要为公司寻找更多优秀的人才,还要为了产品的开发做很多事情,包括公司组建也需要忙。
经过一番讨论,李帆将******管理等级提升为六级,另外新增一名五级管理,两名四级管理,为******减轻一些压力。
这样的话,华米科技就有六级管理一名,五级管理两名,四级管理四人。
李帆一直在有效的控制名下各大公司的管理等级,一方面是待遇的问题,另一方面,李帆希望让大家知道,成为一名更高级别的管理,在他名下的公司里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含金量必须得高。
两天之后,李帆和******来到了距离南宁市五十公里的一家手机零部件加工厂。
这家工作主要是负责生产手机摄像头和手机前后盖以及按键的生产。
当然,如果需要,这家工厂可以生产更多的东西。
这家工厂现在所属的公司正是熊猫,熊猫是做电视出身,001年,和爱立信合资成立品牌熊猫爱立信,靠着‘标王’,和重金的广告投入,熊猫也曾辉煌过几年,但从今年开始,熊猫手机业务全面下滑。
在国产手机行业整体不被看好的形势下,熊猫分离手机产业,开始重回电视市场,成立了中电熊猫,涉足液晶面板等上游产业。
李帆的华米科技将以三千六百万的价格接手这家熊猫在江宁最大的手机零部件加工厂。
其实今年开始逃离手机市场的品牌不少,除了极少数品牌还在坚持外,到了明年,国内的国产品牌可以说是一片凋零,仅剩的几个也几乎是没什么亮。
当然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戏,比如说酷派,金立等品牌成为了国产手机中的领跑者。
这个时候,能坚持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究其根本,还是缺少核心技术,成本下不来,又没有质量保证,在国外品牌的合围之下,瞬间败下阵来,毫无还手之力。
熊猫开始逐渐将资金抽离手机市场,有人接手自然是再好不过得了,价格都没怎么讲,直接就跟华米科技签了合同。
李帆拿到手的,是一个占地六十亩的大型电子加工厂,还有六百多名员工。
******告诉李帆,他已经喊来技术人员对工厂的相关设备都做了检查,已经清算过一遍了,没什么问题,这个价格完全值得。
于是李帆大笔一挥,买下了一家大型手机零部件加工厂,为华米科技的第一部手机的面世打下了第一步基础。
在合同中,整个加工厂的员工将会全部留下,而一半的管理都将被带走。
好的管理可以让一家公司快速的发展起来,而低等级的技术人员,只需要两三个月就可以重新培养出来。
人家瞧不上,但这却是李帆他们最需要的。
在第一次的工厂员工大会上,李帆有了一番在日后都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次演讲。
(八宝准备加快节奏了,只希望给大家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支持也罢,还是说一些路过书友对八宝的冷嘲热讽,八宝现在就为了一个目的,写完这本书,不管多差的成绩,我不想tj。)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