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搞建设(2 / 2)
一些特殊的职业和机构是可以办理枪证的,李帆这次用的名义就是油区保护,至于行不行县上会给他想办法。
比如像麻醉枪也是需要证明才能使用的。
这支麻醉枪是从仓库里找到的,八里山虽然已经没落,但以前基本上各种手续还是比较齐全,麻醉枪这些都是标配,每个探勘队都会带上。
县级单位是没资格发放枪证的,但省上来调查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县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毕竟手续这些都是从下面递上去的。
只要把表面功夫做好,该有的手续齐全,基本都没问题的。
上午李帆将大家召集起来,开始安排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各自的任务。
首先是徐游风,李帆需要他做的事情有些多。
一个是县里的投资需要徐游风去盯着,炼油厂的升级也需要有人在县城进行协调,包括设备和后续手续一类的办理。
不但如此,油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建材,这个也需要有人在外面负责。
于是李帆让徐游风马上下山,接下来这些事情需要他在县城亲自负责。
李帆给了徐游风一个电话,如果他忙不过来或者事情有些复杂可以和这个人联系。
徐游风得到吩咐后马不停蹄的就下山了。
沈建斌负责和周礼联系,招募一批人上山,这些人必须要可靠,并且能够掌控的,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同时关于油区的建设李帆也交给了沈建斌,这是个大工程,必须要一个严谨可靠的人来做这件事才行。
在李帆的计划中,他要在方圆数公里的范围内建起十多个大型哨塔,方便观察各个油井的情况,每个哨塔附近都要建立一个补给站,以方便以后勘探队或者工人进行补给。
除此以外,在进山的各个大小通道,李帆都要建起关卡,每天二十四小时有专人守着。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将油区打造成一个铁桶般密不透风,为以后做准备。
李帆就是这样,既然要做,那就做得彻底一点。
不过因为一切看上去都急需改变,所以需要有个先后之分。
在李帆的打算中,油区的交通需要进行改善,住宿环境,污染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
不过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暂时先把能做的做了,如果真的出油了,这些事情到时候做也来得及。
李帆把周局长也喊上了。
油区要马上重新运转,并且大搞建设,就必然离不开一些文职人员。
周局长手底下有五六个人,都是做这些工作的,正好用得上。
李帆告诉周局长,以后他们不但石油局那边的工资照领,每个月还可以从他这里拿到一笔补贴。
至于具体有多少,就要看大家做多少事了。
另外李帆让刘刚带人去协助沈建斌的工作。
有曹青带一个人跟着自己,李帆觉得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四个小时,众人各抒己见,对于油区未来的建设和恢复生产都给出了一些建议。
但比较有针对性的还是周局长等人。
毕竟他们是专业的,这点李帆不得不承认。
于是最后李帆宣布,周局长就是油区的对内大总管,专门负责日常事务的安排,比如工人管理,人员安排,生活区的管理等。
当然,沈建斌等人周局长是安排不动的,也不敢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