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1 / 2)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人的性格特点真的很难改变,崇祯多疑,真真名不虚传。
好在自己目前只是一个从三品指挥同知,有兵将才两千人而已,且不是朝廷编制。若是有几万人马,想来监军必不可少。
今后要提高警惕,不要多说多错,最终露出马脚才好。
“唉!”
秦浩明在崇祯的目视下,长叹一声,悲苦而又凄凉!
“微臣自小父母仙去,家产遭族人掠夺,仅有一弟和一仆生死相随。
幼年之余,三餐不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有仇人虎视眈眈,实在不堪。
茫然之下,唯有苦读诗书勤练武艺留待将来。
微臣十五岁那年,郑家之名在福建已然是如日打尽。
之后,虎离山,龙离渊,已难有作为,再把他们押解至京城,囚禁即可。如此,也可显陛下仁义之名。”
秦浩明条理清晰,把步骤方略讲得清清楚楚。
只是最后,他看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面子上,为郑芝龙全家留了生机,权当是谋夺郑家海师的补偿吧!
认真说起来,这还是郑家的福分。
历史上,清军招降郑芝龙,以闽粤总督官衔招抚。
郑芝龙向来喜欢做投机生意,他知道“国破山河在”的局面维持不了多久,权衡利弊,他决定接受招降。
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及好友部下却拒绝投降,建奴和郑成功和谈破裂,顺治十四年,家人尹大器告发郑芝龙密谋不法。
建奴廷议,决定把郑芝龙和他在京的四个儿子与其弟郑芝豹一并杀掉。
顺治小儿畏惧郑成功的大军,批旨表示要“从宽”处理,于是建奴把郑氏一家流放于宁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