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佛门有缘(2 / 2)
若不是步云飞最后将佛祖真身舍利送回了大慈恩寺,大唐朝廷上,不知道要爆发怎样的血雨腥风!
而李隆基本人,竟然对此事一无所知!
李隆基感到一阵后怕!
虚远道:“当初,皇上因为忧心贵妃娘娘的身体,催逼得紧,若是知道大慈恩寺失窃了佛骨,必然会降罪大慈恩寺!幸好空云将佛骨及时送还,我大慈恩寺才免了灭之灾!空云对大慈恩寺有如此大恩,所以,昨日空云来到寺中,请求方丈空明助他觐见皇上,空明不能推辞,可却又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空云,皇上驾临大慈恩寺,闲杂人等根本无法近身,即便是本寺僧众,也要回避。空明便与贫僧商议,是贫僧提出,收他为徒,如此一来,空云身为空子辈高僧,自然可以留在这般若堂中面见皇上!事情便是如此,皇上若要怪罪,贫僧一人担当!”
步云飞昂然道:“此事因臣而起,皇上只可责罚臣,不可怪罪虚远大师!”
杨玉环道:“皇上,这一切的前因后果,都因大慈恩寺险遭劫难,却是因臣妾而起,罪在臣妾,还望皇上明察!”
李隆基面向步云飞,脸色冷峻:“朕应该叫你步云飞呢,还是该叫你空云?”
“步云飞乃唐臣!空云乃佛徒!”步云飞俯首道:“皇上如何称呼臣,那要看皇上需要一个廓清海内的臣下,还是一个念经诵佛的佛徒!”
“廓清海内!好大口气!”李隆基冷笑:“难不成,你把朕的县令都杀光了,便可以廓清海内了!”
步云飞心头一动,李隆基这话的严厉,可实际上,却是放过了陕郡之事!
步云飞身上背着两大罪状!
最为严重的罪状,是在陕郡袭扰官军,这是助安禄山造反,是公然与唐军交战!因为这件事,韦见素为颜杲卿伸冤,结果功败垂成,堂堂一个御史中丞,也被下了大狱。可想而知,唐明皇李隆基对步云飞恼恨到何种地步!
第二个罪名,才是杀阳泉县令黄日春,擅杀朝廷命官,也是严重罪行!可相对于陕郡的事,这件事只能算是一件事。
然而,李隆基并不提陕郡之事,只是提到了杀阳泉县令的事。
这就是,用不着步云飞申辩,皇上已经清楚,在陕郡打着步云飞旗号的所谓叛军先锋游击将军,根本就不是步云飞!
看来,李隆基不愧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帝王,虽然昏庸了这么些年,可一旦转过弯来,脑子并不糊涂。
所谓“步云飞”在陕郡袭扰官军,在逻辑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只要稍稍动脑子,就能看出其中的名堂。只是,唐明皇因为安禄山突然反叛,乱了心智,一时半会没看出来。以李隆基的聪慧,只要有人在他身边上一句,他马上就能看明白。
只是,能够在他身边上话的人,都不愿意为步云飞话。
所以,这么长时间,李隆基才一直蒙在鼓里。
现在,有人愿意为步云飞话了!
这个人不会是高力士!
高力士虽然当着步云飞的面,一口应承下来,要在皇帝面前为步云飞进言。可实际上,他没有这个胆量把自己直接暴露在皇帝面前!
高力士为人谨慎,生怕惹祸上身,他最多只能是旁敲侧击地将一些貌似支离破碎、却又有着内在联系的信息,吹到李隆基的耳朵里,是非曲直,让李隆基自己去判断。事实上,高力士能够为他牵线搭桥,见到杨玉环,步云飞已经很满足了!
步云飞并不指望高力士为他辨明一切,相反,他更希望高力士能藏着掖着一。免得李隆基怀疑高力士与步云飞关系密切,那李隆基一向多疑,若是发现高力士与步云飞关系非同一般,马上就会怀疑步云飞的动机。
所以,向李隆基吹耳边风的人,不是高力士,那就只能是杨玉环!
陕郡是横亘在步云飞与李隆基之间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因为陕郡,李隆基一度对步云飞恨之入骨!这块心病若是没有除掉,步云飞不仅根本无法与李隆基对话,即便是能见到李隆基,只怕话都来不及,便会掉了脑袋!
是杨玉环为他清除了他与李隆基之间的障碍!
这个柔弱无助的女人,心中却藏着巨大的勇气!要知道,在李隆基面前提起“步云飞”这三个字,要担着巨大的风险!
步云飞感激地看了杨玉环一眼。
杨玉环神情淡然,对于步云飞感激的眼神,并不在意,她明白步云飞的眼神,只是,她觉得,她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用不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