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戏耍(1 / 2)
清晨,一声闷雷滚过天空,惊醒了尚在梦中的成都百姓,当人们打开门窗之时,发现昨夜还是月朗星稀的天空已经被阴云遮蔽,天空中也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来。126shu
雨势不大,但春雨浓密,润物入理,好像无处不在的渗透了整个天地之间,只片刻之后,街巷屋檐绿树楼阁便尽数湿透,飞檐廊牙之下便滴下滴滴答答的雨滴来。
住在馆驿之中的两位钦差没有被那声春雷惊醒,但很快便被另一种烦扰弄得不得不起床。那馆驿原来是漏水的,王鉷和罗希奭住的两间屋子都是漏雨的。雨水初下时倒还没什么,但不久后便滴滴答答十几处滴水,屋子也成了水帘洞。
王鉷和罗希奭怒气冲冲的起床来,召唤人来堵漏移物,两名京城中一跺脚地动山摇的人物,此时蓬头垢面睡眠不足,眼睛红肿着,眼角还带着污秽之物站在廊下跳脚。
更尴尬的是,恰在此时,王源拥美饱睡之后起了个大早带着人来拜访两位钦差了。
王鉷和罗希奭只得简单的洗漱一番,肿着眼泡子去馆驿前厅见王源。两人进了前厅,王源正负手在厅门前看雨,闻听二人到来,忙转身朝两人行礼。
“哎呀,王尚书,罗御史,当真是久违了。一去京城三月有余,能在剑南道和两位重逢,本人高兴之极。两位辛苦,辛苦了。”王源热情的像是一把士疯狂传诵了。”
王源哈哈笑道:“言过了,言过了,不过是随手偶得。二位若是不嫌我烦扰,我可以念一念这首诗给两位品评品评如何?”
罗希奭很想照着王源的俊脸扇上一嘴巴,王鉷也很想告诉王源自己没兴趣听,但两人口中说出的却是:“洗耳恭听。”
王源负手摇头晃脑道:“这一首叫做《春夜喜雨》,有个副题叫做‘王尚书罗御史自京入川,带来甘霖春雨,心甚喜之,感而为诗,赠王尚书于罗御史云’。这首诗是赠给你们两位的。”
大唐文人赠诗成风,王源要把这首诗赠给王鉷和罗希奭倒也是文士之风。客至、别离、升迁、远游;甚至是喝酒,聊天,一起散步逛窑子都有可能相互写诗相赠。而且还要弄个副标题表明写诗的原因,这也是流行的作法,倒不是王源刻意要拍个马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又是大唐文人必备的技能,虽写不出流传的好诗,但却也不是不懂鉴赏之人。听了此诗,倒也暗自佩服王源确实是个大才。当然王源的几首诗作在长安流传甚广,这两人也都读过,其实王源能写出好诗来,他们倒也并不惊讶。
“好诗,好诗。这首诗定是要流传开来了,果然是我大唐栋梁之才。”王鉷抚手赞道,一半是敷衍,一半是真心。
王源哈哈笑道:“见笑,见笑。多亏二位带来了一场喜雨,我才有如此诗兴。看得出来,两位也是喜欢春雨的,两位钦差是不是一大早便起来赏雨了?瞧瞧,这身上都淋湿了。”
王鉷和罗希奭身上的官服确实皱巴巴湿哒哒,但那不是因为赏雨,而是被漏雨淋湿了。
王源这一问,罗希奭忍不住喝道:“王副节度,你还好意思说,瞧你给我们安排的住处。半夜里下了雨,害的我们衣衫被褥尽数被漏雨淋湿了,你便是这么接待钦差的么?”
王源愕然道:“漏雨?这馆驿的屋子漏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