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二十六回 计将安出(2 / 2)
但是这种话只能在心里嘀咕,绝对不能在明面上说出来,所以吕范在犹豫了一下之后,试探着向陆仁道:“未知陆夷州是作何打算?”
陆仁装模作样的摸起了下巴,想了很久之后才看似犹豫不决的道:“我们现有的商贸往来主要是集中在吴郡一带,那里未免距离主战场也太近了一点,万一被战事波及,这损失的钱粮货物是算你们吴候,还是算我陆仁的?总之那片地头,现在我是不太敢派商队过去。”
吕范的脸就快青得和黄瓜一样了。他来泉州无非就是要为孙权尽可能的回复与陆仁的商贸诸事,因为陆仁突然一下断绝与孙权的贸易往来,竟然令东吴的常规经济感到吃紧,许多扩充军备的计划也因此受阻……这不是开玩笑,陆仁这里走的是流水线和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因此在武器装备的成本、价格、质量上都高出孙权那边太多太多。
这么说吧,就仅以一把剑为例。陆仁这里是用机械装置玩冲压成型,孙权那边却还是得靠铁匠一锤一锤的锻打,首先在产量与成本方面孙权能和陆仁比?而且陆仁这里有当时最先进的冶炼技艺,钢铁自身的质量水准又高,那么在质量方面又不知道超出了孙权多少。
再说句带点开玩笑的话,陆仁这里整出来的是m4-a1和ak47,孙权那里整出来的只是三八大盖,那么对于孙权以及孙权麾下的人来说,是愿意用m4-a1和ak47去突突突,还是愿意用三八大盖打一枪就得拉一下枪栓?
这还只是说了武器,陆仁这里出产的橡胶盔甲那更是独一份。孙权那里出产的皮甲要是和陆仁这里精加工出来的像胶盔甲一比,那就是可以直接扔掉的货好不好?而盔甲的作用是什么?是减少人员的伤亡,留住自身的家底……再一个,陆仁这里的像胶盔甲产量大,而孙权那里要生产皮甲却不见得能有那么多的牛。所以在这方面,孙权对陆仁的盔甲供应几乎都有着一份依赖性。
当然,你孙权可以不买,但你不买的话,人老曹那里舍得买啊!于是乎,当你孙权去作战的时候,你这里用的是破铜烂铁和劣质皮甲,人老曹士卒的手里都是质量上等的好东东。你的刀剑伤不到老曹的人,老曹的人却是刀剑过后衣甲皆断,那孙权的损失得多大?所以在这个时候,孙权会一听说与陆仁的商贸断了,就会急急忙忙的派吕范来找陆仁谈谈。
闲话少说,只说陆仁又和吕范扯了一会儿淡,看看吕范真的是急得不行了,陆仁这才稍稍的松了松口:“要不这样吧,吴郡那边这段时间我是不敢派船队过去,但吴候那头我又不能不多顾着点……嗯!请吴候把这一时期的主要贸易改在会稽一带如何?”
吕范一听这话终于松了口气,显然他在来的时候得到了孙权一定程度上的授权,所以忙不迭的点头道:“可以可以!那么这军需之物……”
陆仁笑着摆了摆手:“放心,我可不会趁机涨价,该多少还是多少。不过丑话我可说在前面,你们这打着仗的,我的商队还这样过去,吴候可得保证我商队的安全。万一被海贼什么的给劫了,吴候要么赔偿我的损失,要么我就会中断互市,直到你们的仗打完了为止。”
吕范再次的赶紧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陆仁呵呵一笑,心说我当然得这么说,不然你孙权找个机会把我的商队劫了,然后推到老曹的头上去那怎么算?当然了,陆仁这是有点小人之心,但保不齐孙权这小子一时间手头钱紧,真的对陆仁来上那么一次两次?
不过接下来嘛,陆仁也算是棒子砸够了,总得给孙权一点甜头,毕竟一个态还是要表的,所以陆仁的脸上堆起了笑,向吕范道:“子衡你来一趟也不容易,而我与吴候之间嘛,闹出了这样的误会也有点……唉,我不说了,大家心里明白就行。这样吧,我送五十架投石机给吴候使用,算是表一表我这里的歉意,子衡你回去的时候一并带回去。记得帮我在吴候的面前说几句好话。”
吕范一听这话终于放下了心,不过嘴上少不了要客套与推辞一下,然后陆仁就让侍从带吕范去驿馆休息……开玩笑,夷州出产的投石机哎!孙权会不想要?这玩意儿不是说孙权那里没有,而是没有陆仁这里那么好用的。此外还有一条,就是陆仁的投石机是可以进行舰载的,孙权那里正好在这会儿用得上。
等吕范离开,荀彧用开玩笑的口气向陆仁道:“义浩,你还真大方,五十架投石机说送就送。”
陆仁双手一摊:“怕什么?反正是城防那里退役下来的过时货,留着也只是拆掉当柴烧而已。现在拿来当人情用,不也物有所值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