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九回 事不可急(2 / 2)
不急,真的是不急。陆仁前前后后混了那么多年,哪里会不清楚要在某个地方站稳脚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陆仁出兵邪马台,又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帮次卑出头夺权?说得难听点,这次卑是挺勾人的,但她还没那么大的魅力。这用陆仁的话来说,你他喵的以为你是能迷倒凯撒和安东尼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啊?就算你是克里奥帕特拉,老子也不是凯撒或安东尼。
所以当时陆仁对陆逊再三的交待,对邪马台的战略是稳住脚根,在稳住脚根之后整出一块咱们的地盘,然后用钱粮工资的方式利用倭岛本土的劳力去开发里见山那里的银矿。而这样的事情绝不是三两个月就能搞定的,且陆仁手头上的兵力也相对有限,不可能在这种远离大本营的地方打个没完,因此采用一种看起来比较和平、比较温和的办法,把那头的资源给吸干才是比较好的方法,至少陆仁认为这是适合自身的方式。
当然如果是像西班牙掠夺者那样搞不是不行,但东西方之间毕竟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陆仁也不可能会像西班牙掠夺者那样去做。好吧,退一步来说,西班牙掠夺者抢的都是人家印加文明已经开发出来了的东西,属于现成货;可是现在的倭岛……白铅都还没挖出来,白银都还没有被提炼出来,想抢也抢不了啊!只能是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去挖了。
这些就不再说了,反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夷州是处在一个平稳的发展期,各方面都在平稳的发展之中。邪台马的问题嘛,反正你们是宫庭内斗,族内毕竟还没有打起来,陆仁诂计着派兵过去帮次卑吓唬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而接下来陆逊和孙尚香会以帮助卑弥呼一族的名义去摆平几个部族,这样一则是可以帮助次卑取得相应的政治筹码,让次卑在宫斗中占据上风,二则从那些部族里抓来的人那就是开挖矿坑的劳动力,也算是一举两得吧。
平静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至少对夷州来说有着一份乱世之中的宁静,所以时间转眼就到了建安十六年……
————————————————————
建安十六年的冬天,许昌非常的冷。
天空中阴沉沉的,显然是一场阴冷冬雨将要落下的前兆。可是整整一天过去,天空中却没有半点的雨水落下,如此不但阻隔住了本来能在这冷冬带来些许暖意的阳光,还使许昌的冬天更多添了几分阴冷之意。
尚书令府的书房里,荀彧揉了揉干涩的双眼,又看看阴沉沉几乎没有什么阳光的天空,皱起眉微微摇了摇头,取过化影响力到这个时候所产生的一个结果。说简单点,荀粲就是跑去夷州求学了,因为夷州的学院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已经是当时天下尽知的名校。别的不说,你得想想夷州学院的名誉校长是谁,是他喵的经学大师郑玄好不好?这尼玛就是块天大的招牌了。
而在另一方面,荀彧也是受到了郭嘉父子的影响。郭弈在跟随陆仁学习之后回过许昌,少不了要和荀彧见见面、谈谈事情。荀彧的识人那是出了名的,哪里会查觉不到郭弈的成长?眼见着郭嘉的儿子跟随了陆仁之后学到了那么多的本事,荀彧自然也会动起了几分心思,更何况荀彧本身就比较了解陆仁的“才干”,与陆仁之间又有着那么良好的关系,那么让荀粲去陆仁那里求上个几年的学,本身也在情理之中。
再退一步来说,以荀彧的敏感,到建安十五年前后不可能会不查觉到一些事情,那么把自己的小儿子放到陆仁那里,也是一种保全自家血脉不被完全断绝的自保之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