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权倾帝凰之永夜 > 第十六章 中秋大宴1

第十六章 中秋大宴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刻,十余名惠国舞者穿着洁白的白纻舞衣在灯火通明的大殿中央舞动着,无论是“掩袖”、“拂袖”、“飞袖”、“扬袖”都格外显得婀娜多姿。

惠国的舞者退下后,紧接着上殿献舞的是良国舞者,跳的是一支水袖舞。

水袖舞讲究身韵合一,身姿摇曳,神韵必备,技法神韵都十分重要。

水袖舞的用力及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经过正确的“用力方法”来训练,水袖就会像两条不听使的布条,收不回、出不去,所以水袖舞无疑是最考验舞者技能的一支舞种。

此刻,六名良国舞者在灯火通明的大殿中央挥舞着长长的彩色水袖,或抛、或甩、或旋转,两条长达数米的水袖宛如舞者自身的手臂,收缩自如,让人不禁叹为观止。

良国的舞者退下后,紧接着上殿献舞的是大梁国舞者,跳的是一支霓裳羽衣舞。

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为得意的作品,开始仅在宫廷表演,开元二十化素养的标志之一。

剑舞起来应该是龙形虎步,游龙戏凤。龙形是指身法,虎步是指步法,游龙指的剑法,戏凤则指手腕。通过帅、柔、矫、脆的造型和力量,使得“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令人赏心悦目,达到美的享受。

身法是剑法训练的基础,感受剑的协调性是以身法为主的这一基本规律。

剑舞中的剑有单剑、双剑和刀型短剑之分。单剑一般都带有剑穗,剑穗又有长短之分,长的达一米。舞动起来,剑与穗刚柔相济,变化多端,使剑舞生色不少。

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

剑舞舞姿潇洒英武,形式绚丽多彩,从动作变化上看,大体可分为“站剑”和“行剑”两大类。“站剑”动作迅速敏捷,静止时姿态沉稳利爽,富有雕塑感;“行剑”动作连绵不断,如长虹游龙,首尾相继,又如行云流水,均匀而有韧性。

剑舞的音乐舞蹈节奏基本上以“打铃”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

舞时由四人头戴战笠身穿战服,腰缠钱带对舞,剑置于舞台上。每两人东西相对,先跳序舞,后弯腰拾剑,右手先握,后转至左手,徐徐站起,挥剑起舞,逐步推向高潮。整个舞蹈在“燕风台舞”(往前后弯腰并飞速转动身体的动作)的旋转中结束。

虽说是舞剑,却没有杀气腾腾的气氛,舞者那端庄、悠然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与宫廷剑舞不同,民间的剑舞战斗性较强,熟练的剑术表演令人眼花缭乱。

此刻,就见十名手持带有剑穗的三尺青峰的赤冰国舞者上殿后就一一分站开,立即就将大殿中央那块留出来的空地占了个满满当当。

每名赤冰国舞者都穿着鲜红似火的窄袖劲装,脸上戴着鲜红的表情空洞的面具,高束脑后的马尾绑着鲜红的发带,腰间和手腕上更是均系着鲜红的丝带,一眼望去,入目所及全是一片鲜红似火的色彩。

赤冰国人一贯以喜爱红色出名,尤其喜爱大红、深红、鲜红等等鲜艳亮眼的红色,因此,对于赤冰国舞者这幅全身鲜红似火的打扮,在座的各国储君并未表示什么质疑。

随着节奏感极强的舞乐,手持带有剑穗的三尺青峰的赤冰国舞者缓缓抬剑,连续做出挥剑、刺剑、撩剑、扫剑、点剑、穿剑、腕花等等一系列剑术动作。

在进退回旋之间,在急促飞快的舞动中,赤冰国舞者们绑在脑后的鲜红发带、腰间和手腕上的鲜红丝带均随之舞动。伴着隆隆鼓声,在一片刀光剑影中鲜红色的丝带漫天飞舞,看得人眼花缭乱为之变色的同时又让人觉得婀娜多姿轻盈如燕。(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