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章 易安居士(1 / 2)
李清照(1o84-1155),宋代人氏,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诞生於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2oo4年,徐北文教授经过考证,撰文称:李清照籍贯应该是齐州历下人,即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但是其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时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
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父亲王珪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善《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为懿恪公王拱辰孙女。
11o1年李清照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诸城赵明诚结婚。赵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
11o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於农历集》七卷、《易安词》雅,协音律,铺叙,典重,故实。
李清照将婉约词派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通过描写个人的苦难遭遇,反映出两宋之交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悲剧,创造了「易安体」风格特点:以寻常语入词;格调凄婉悲怆;倜傥有丈夫气。
同为宋代人的朱熹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而后世对李清照的成就评价则更进一步,例如杨慎就明确提出:「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沉曾植将李词的艺术魅力描述为:「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郑振铎亦极力称赞李清照,但将其称为「诗人」:「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像她那样的词,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代表作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悼亡赵明诚之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