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通敌(1 / 2)
“消息准确?”黎经时脸色沉重的问。
刘易点头,“回将军的话,我们接到消息后,就立刻去查证了,昨天下晌,平亲王三子季观宜临时出行,对外的说法是,其外祖母病重,季观宜代母前往探视。”
平亲王?黎经时对此人并不陌生,当年就是他前往楚岭征兵,也是他,搞大了小蒋氏的肚子却不认账,才会让黎老太太拿此为由,擅自为他降妻为妾,逼他的结发妻子委屈度日,最后死在小蒋氏手中,他的小儿子也是被小蒋氏害死的。
全都是因为平亲王敢做不敢当引起的。
小蒋氏和黎老太太两人该死,平亲王更加该死。
现在又听闻,他竟与西越有往来,这是通敌。他怎么敢?
黎经时紧咬着牙,询问详情。
刘易苦着脸摇头,“就这么多了,平亲王府虽好混进去,但平亲王的地盘却如铁桶般牢固。”
要不是有季瑶深在,他们根本就查不到这件事。
原本不派人潜进去,是不想跟朝廷的人扯上关系,后来教主为方便和季瑶深连系,才让人潜进去,只是平亲王的书房重地,他们是怎么也插不进手。
“将军,这能算通敌吗?虽然我们支持赵国和西越打仗,可是严格说起来,保卫的是赵国的地盘,跟咱们南楚没啥关系啊!”刘易不解问道。
严格说起来,确如刘易所言,南楚跟西越并无什么旧仇,西越当初对自己建朝的地置不怎么满意,想要往中土扩展,但赵国以共主自居,怎能忍受西越的这种行为?所以便以共主的身份,召南楚、北晋和东齐诸国相帮,北晋擅战,但地广人稀,又是好战份子,自家尚且纷争不断,哪来闲人去帮人打仗?
不过他们还是派了一支部队去支持,但实际上能发挥多少作用?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南楚的兵力是几个国家中最弱的,皇帝想以此培训出自家的强兵强将,不过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被派去的领兵的,大概都是京里勋贵们的子弟,纯去进修的,如黎经时他们这样,从民间征来的民兵,那纯粹就是给这些进修镀金的官n代们垫脚的炮灰。
至于东齐?他们早前派过一支部队,大老远从东齐到赵国与西越接壤的边境,一路上就没骚扰沿途的百姓,惹得民怨沸天,最后赵国皇帝只得委婉的请东齐军队不必再来支持了。
其他小国家就甭说了,黎经时在天险关这么些年,就没见到过半个,不知压根就没派人来,还是被派去别地方支持。
但如果平亲王利用征兵支持赵国的机会,悄悄的建立自己的军队呢?
当他身在局中,他看到的只有眼前的一部份,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后,再加上进京后,参与的数次会议,让他眼界渐开,思考事情时,不再局限在眼前,而是学着站在高处,观看整个局势。
若是在之前,刘易来跟他说这件事,他肯定是不相信,但现在,他抱持着高度的怀疑。
黎老太太抵京那天,皇帝召他进宫,就是因为收到消息,指称朝中有人在养私兵,规模不小,且战力不容小觑。
那天是他第一次见到玄衣卫的统领,小小年纪的玄衣卫统领,大概就和黎韶熙兄弟差不多大,但人家早已独当一面,统领玄衣卫为皇帝做事了!
皇帝子女皆十数人之谱,当中不乏表现出色之人,但皇帝却迟迟不曾立太子,黎经时虽才进京不久,但大家如何评价这些皇子们,他早有所闻,再看皇帝的态度,怕是对这些年长的皇子们没有寄以厚望。
不过想想也是,皇帝正当壮年,朝臣们就急着要他立太子,摆明了是要帮自家支持的皇子上位,任谁大权在握久了,都不会容忍有人觊觎他的东西,尤其是皇权。
我可以给你,但我没给你的,你不能来抢。
对自己的皇子们尚且需要防备着,那对他的兄弟们呢?
黎经时在天险关时,就听说过玄衣卫,这支皇帝亲军才成立不到五年,统领很年轻,武功却很高强,当时驻守在天险关的几位副将,就曾语带嘲讽又艳羡的口吻道,“若咱们家也是皇上亲信,自然也能像齐治平那样,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受皇上宠信。”
“齐治平的老娘是镇国侯最宠信的妾室,听说镇国侯的书房就只有她不必通传,就可以来去自如,就连镇国侯夫人都没这待遇呢!”
想到这儿,黎经时忍不住想到,皇上跟他说的话,他要不要答应呢?若是应了,他手底下这些人就算从军中退下来,也不愁没地方去。
可是女儿才帮他手底下这些人找了条出路,待遇也许比不上替皇帝办事,但胜在自由,也不用涉及朝堂上的那些阴私。
但是不答应,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平亲王坐大,危害到皇权?答应下来,又要怎么跟皇上说平亲王这事?
黎经时发现自己陷入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