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江南之主【四千字大章】(2 / 2)
更厉害的是,张溥对周延儒说:“公若再相,易前辙,可重得贤名。”
说完这些,张溥又拿出密疏救时十余事,让周延儒上台以后一一做出。
要知道张溥和周延儒的关系,理应是周延儒高于张溥的。崇祯四年张溥应会试,周延儒主考,初识张溥,“恨相见晚,恩礼倍至”。论资格,周延儒是张溥座主,且长张溥九岁,张溥即是其弟子。
师徒纲常是古代铁律,却在张溥与周延儒身上走了样。
要知道周延儒也不是一般的政治人物。周延儒是一位当过内阁首辅,这次要再度角逐内阁首辅的大佬。现在,却依旧要听从张溥的吩咐。虽然荒谬,却不得不承认张溥的地位是真的高于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张溥费尽心机,又殷勤期望周延儒施展自己的救国纲领,于是将周延儒推上了首辅之位。
想到这里,黄宗羲想起了自己。
崇祯四年,张溥在南京召集“金陵大会”,当时恰好也在南京的黄宗羲经友人周镳介绍参加复社,成为社中活跃人物之一。这年,他还加入了由名士何乔远为首领的诗社;后来,黄宗羲与万泰、陆符及其弟宗炎、宗会等还在余姚组织过“梨洲复社”。显然,黄宗羲成了复社的骨干铁杆。
许是天意弄人。
黄宗羲很快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莫大的窘境之中。(未完待续。)
ps:昨天干活熬夜到一点,小说没顾得上。白天也忙,只好今天两章合并发送了
感谢~
小牛%?打赏了?10?起点币
袁yh1234567?打赏了?100?起点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雲遊天涯?打赏了?10?起点币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