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江湖掌门人 > 第七百零一章 唇枪舌剑

第七百零一章 唇枪舌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后宫的大小事情要过问魏忠贤,一两万太监宫女要受他管,朝野官员东厂可以监察,内阁递来的往来公文,要经过司礼监批红。

虽然魏忠贤不识字,但却没有耽误国家大事,他手下的涂文辅之流,会替他处理好一切!

满足了!终于体会到权力的滋味了!

当魏胖子志得意满的时候,他现原来自己才刚刚上路,因为真正的帝国统治者并不是皇帝朱由校,而是东林党!

每一次内阁上书,每一次东林党人的奏疏和任免,愤怒不已的年轻皇帝都会丢给魏忠贤处理!

以魏忠贤的智慧自然能看出皇帝对东林党人有多么不满,如果看不出来,他就是下一个王安,立即滚蛋是他最好的结局。

于是,魏忠贤开始行动了。但他没有硬来,而是派人联系东林要员大佬,如叶向高、**星、刘一璟、周嘉谟、杨涟等人,表示自己刚上任,请多多关照,并送上礼物。

在公开场合,他赞扬东林党干将,又假模假样的在皇帝面前夸奖**星,然而,**星对他极为鄙视!

送上门的礼物也全被东林党退回,上门套交情也被赶出来。

第一招就被识破,魏忠贤怒了!他怒的不单是东林党拒绝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丢了面子。

魏忠贤是市井混混出身,又有一身高深武功,是不折不扣的江湖人。江湖人可以没钱,可以没权,可以没女人,但却不能没面子!

愤怒的魏忠贤决定来硬的了!可惜他完全不是东林党的对手!

对付魏朝、王安,心狠手辣不要脸就行,但东林党不同,这些人无一例外的是进士出身,擅长朝廷斗争,在朝廷里干仗,不靠刀枪拳脚,靠的是笔杆子,用奏疏骂人,那些骈文典故骂人既好听又上口,魏公公祖宗十言的靠山王安完蛋了,对付这种人实在太容易了!

很快,汪文言的监生头衔被剥夺,还被关进诏狱,等着他的将是恐怖的酷刑和死亡!但是,令魏忠贤震惊的是,汪文言转身就了出狱。

这怎么可能?

魏忠贤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太监,党羽遍天下,密探布言、左光斗互相勾结,祸乱朝政。

战斗就此拉开帷幕!

阉党一拥而上,纷纷上书弹劾东林党,东林自然不甘示弱,朝廷上下,弹章乱飞。

这个时候,内阁辅叶向高知道麻烦大了,于是,上书表示:汪文言是我举荐的,有什么事情我担着,自请辞官!

这样一搞,东林党人停止骂战,纷纷上书挽留,这以退为进的套路让皇帝很为难,只得下诏叫停。

没办法魏忠贤只得忍了,最终,汪文言关着,辅叶向高辞职。天启四年(1624)六月,东林党第一斗士,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在这篇青史留名的檄文中,杨涟历数魏忠贤的种种罪恶,字字珠玑,字字见血。

杨涟也是没办法了,因为他知道,此时的朝廷,从内阁到六部,都魏忠贤的爪牙,再不反击就没机会了,但不知是巧合还是走漏了风声,皇帝下诏,今日免朝。

斗争经验丰富的杨涟现情况不妙,于是,一边将奏疏呈送皇帝,一边让人传抄,弄的街头巷尾人人耳闻,当即,东林党官员一同上书,弹劾魏忠贤。甚至国子监、翰林院、各地官员、士子纷纷上书,弹章像雪片一样飞进朝廷。

杨涟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阉党官员也怕了,唯恐祸及池鱼,许多人临阵倒戈,掉头弹劾魏忠贤。

得知此事的黄尊素却长叹一声,“清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乎?”

杨涟以为自己赢定了,毫不理睬这种说法。

皇帝早就知道了杨涟的弹章,但是他装糊涂,叫来魏忠贤询问,“听说有人弹劾你,为什么?”

魏胖子虽然摸清了皇帝要对付东林党的心意,但是,这回事情太大了,而且他确实作恶多端,杨涟弹章上的每一条罪名都是真实可信的,魏忠贤很害怕,他怕皇帝干掉自己。

吓的趴在皇帝脚边磕头流血,痛哭涕流,一边请求皇帝恕罪,一边说那全是污蔑,请皇帝不要相信谗言!

魏胖子低估了皇帝的决心,虽然皇帝把魏忠贤推出去对付东林党自己躲在后宫做木匠活,然而,他却清楚的知道这一次不能把魏忠贤丢出去顶罪,否则,以后就没有这种卖力气的恶犬了。

东林党必须扳倒!

虽然,杨涟这个人很不错,但是,大势之下难免有人要牺牲,杨涟这个东林第一干将必须牺牲!

于是,皇帝做了一个非常无厘头的决定,“奏疏何在?念给朕听!”

这句话让魏忠贤愣了好一阵子,继而,心中狂喜。因为杨涟的奏疏上,有迫害皇后,甚至害死怀有身孕的妃子,以及私自操练兵马图谋不轨等等死罪。

这也是皇帝不愿意自己看的原因,跟皇后有矛盾,害死妃子事情的是客印月干的,魏胖子只是帮凶,否则,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操练兵马这种事情确实是有,但那是魏胖子为了防身,毕竟他仇家那么多,图谋不轨说的就是狗腿子们私下里喊出来那个“九千岁”的称号,这个皇帝倒是不在意。

于是,魏胖子的心腹另一个秉笔太监涂文辅,捡了些贪污受贿,排挤同僚的罪名读了起来,听了一通皇帝大手一挥,“行了,就这点事情?老魏你干你的,莫要欺朕。”

说罢,转身去干木匠活了,到此为止,杨涟彻底败了,东林党也完了,天启四年十月,风头完全过去,皇帝突然下诏训斥吏部尚书**星结党营私,此后皇帝又先后下诏,挨个训斥杨涟、左光斗、高攀龙等人,最后,矛头直指东林党人。

于是,**星、杨涟、左光斗等人纷纷辞官回家,东林党土崩瓦解。

东林党人以为自己离开朝廷,事情就了结了,但魏忠贤却来了个赶尽杀绝,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六君子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至此,魏忠贤彻底掌管内阁和朝廷……

从朱由校登基以来,朝廷里的刀光剑影、明争暗斗几乎到达了一个极致的地步,东林党虽然占据了先手,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被魏忠贤几棍子打翻在地,再也难以翻身。

魏忠贤之所以能斗倒如日中天的东林党,掌控朝廷权柄,谁都知道是皇帝在背后撑腰,平心而论,东林党和皇帝关系是不错的,错就错在他们和皇权为敌!

所以,落了个风流云散的下场,这就是皇帝的权力!

而常威也是隐晦地威胁三人,虽然自己掌握权力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自己一旦不顾及后果,动用疯狂的手段,在有皇帝撑腰的前提下,一样有能力铲除所有的敌人。

“三年时间足够东林党铲除三党,也足够魏忠贤铲除东林党,三年时间连朝廷局势都能改变,何况家产家业呢?三年应该足够了吧!”

常威知道,让他们心里明白自己话里的真实意思就足够了,面子还是要给这三人,或者江南世家的。

“三位大概都能想像出来,为了新政,我到底下了多少功夫,动用了多少人手,朝廷诸公堵上了多大代价。事实上我和袁阁老、王部郎等人都是堵上了身家,几百口人的性命!”

“当然,皇上和朝廷也给予了我们绝大的支持,大家相互配合,新政才得以迅猛推行。去年一年时间朝廷财政收入上亿,这是前所未有的成果。皇上和朝廷诸公以及魏公公,包括我自己在内,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阻挠新政的推行!”

常威看着陷入沉思中的三人,顿了一下,笑道:“如果我采用的一条铁血道路,或者,大家都不配合的话,以后的江南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当然这也包括江湖局势!”

“威少绕来绕去,还是把话题落在了江南江北武林上了啊。”楚严明笑道:“看来,今天不谈江湖,你是饶不了我啊!”

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实不相瞒,同光叔父的话虽然没经过敝盟的肯,可我的想法和叔父大同小异。”楚严明开诚布公地道:“这其中绝没有针对威少你的意思,相反,你迟迟没有公开表态,我还以为你不准备动用江湖势力剿倭,只是顾忌自家身份不愿多说呢,叔父的本意也是想给你找个台阶,结果好心办成了错事,可眼下敝盟却是骑虎难下了!”

“我承认,关于剿倭这件事我想得简单了,毕竟牵一而动全身嘛,应该提前个把月开声,不过……”常威沉吟起来,不说话了。

楚严明一句话几乎就开脱了金戈会的责任,想来是早就研究好了应对之策,而他的理由,也颇为出人意料。

事实上,因为消息传递需要时间的缘故,金戈会完全有理由说:楚同光在表江南武林同盟不用顾忌剿倭的言论之前,并不知道常威已经将江湖力量算在剿倭计划之中了。

楚同尘的眼里闪过一道讶色,显然他也是头一遭听到楚严明的这番说辞。他数度张开嘴想说话,却又数度把话咽了回去。

“有什么骑虎难下的!”粱克成再度摇摆到了常威的立场上来,不屑道:“同光叔不过是他个人的看法而已,有什么要紧?飘渺的楼、羽二位仙子也是一个支持一个反对,也不见人家有什么尴尬的。”

“楼、羽两仙子各说各的,全江湖的人自然都明白,那是她们个人的看法,与飘渺的立场无关,飘渺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最后还要等烟掌门拍板,无论支持也好,反对也好,都无损飘渺的声誉。”

“我们金戈会则不同,本来三叔的意见敝盟正在研究--说白了是想弄清楚威少你的想法--可唐门主力突然进入敝盟的势力范围,敝盟的重心便转移到了唐门身上,结果不仅和唐门的一场误会让家父受伤,而且耽误了处理三叔言论的时机--威少要征集江湖力量的消息随后便传得沸沸扬扬了,不明真相的江湖人见敝盟没人出面澄清三叔的话,定然以为三叔的意见就是敝盟的意见,敝盟是铁心想和威少唱对台戏呢。”

楚严明苦笑道:“敝盟虽然冤死,可现在再改弦更张,三叔的颜面何存?敝盟的颜面何存?说不定,只好对不起威少了!”

本以为楚严明一番铺垫是为了给金戈会找台阶下,何况,常威认为自己亲赴杭州也算给足了金戈会面子,可没想到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完全不给自己面子!

这是公然与常威作对?话已经说到了朝廷大局的份儿上,难道这是江南世家的意思,他们铁了心的要给新政,要跟朝廷,要跟皇帝作对?!

常威压住火气,笑吟吟的说道:“这确实怪不得楚三爷。不过,金戈会应该得到我要征调江湖力量的消息了吧。”

楚同光笑道:“别说金戈会,连我个人都听说了,只是威少,眼下江南、江北武林对立,大战一触即,你此时征调江南江湖人物,未免给人一种偏帮的印象,这对江南武林同盟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啊。”

他目光炯炯地望着常威道:“威少,该不会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吧!”

“当然!”

常威脸上露出个灿烂的笑容,“所以,江北武林人物我同样会召集,为国出力,大家不分彼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