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徐州之战(312)(2 / 2)
只不过这些都只是假设,但是刘澜对于用官却也有了他的一番心得,这一点在陈登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陈登,刘澜与他有着很深的交集,他见识过陶谦时期的陈登是什么样子,也见识到徐州时期的他是什么样子,当然他还知晓另一个时空把吕布耍得团团转的陈登,可是现在的陈登,却很难发现这样的身影,是他改变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刘澜思前想后,多半就像是李世民与裴矩关羽他在隋朝和唐朝前后判若两人的那段对话吧,面对的君上不同,所以裴矩在杨广时期完全就是一副小人的嘴脸,但到了唐朝在李世民面前,却是一副铮铮铁骨的汉子。
这类人远比王莽甚至是海瑞之流更懂得为官之道。而如果让刘澜为自己选官的话,那么他更希望用的是这类人而不是海瑞,当然更不是王莽,哪怕海瑞当真是铮铮铁骨,并非博取直名。
刘澜还记得后世有这样一句话,百姓都希望他们的父母官是海瑞包青天这样的官员,可若让他们的家人变成这类官员,又是一万个不愿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几千年形成的结果,而不管刘澜是不是从后世回来,对裴矩或者说陈登这样的官员无感可能是每一个都会有的想法。
因为这样的官员是真正懂得如何做官的,他们为了自己的仕途可以随时变换着自己,如同变色龙一般,而这样的官员其实是最不好把控的,可是海瑞包青天这样的毕竟太少了,更多的还是像关羽这类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有人爱戴,也有人非议,这样的官员反而会更简单一些,因为他的好和坏都暴露在世人眼中。但刘澜最后在陈登这件事情上,也进行了反思,什么样的官员都要有,百花齐放才是春,如果都是节节傲骨,反而可能大多都是陈登这类的官员,因为你的喜好,而使出变色龙的能耐,迷惑了你。
所以要鼓励人人去做海瑞,但也要允许有人犯错,如果一味的杀戮,甚至是酷刑有用的话,那明朝也不会是那个样子,所以说要打算重罚,首先是重赏,不然最后肯定是徒劳无功的。
相同了这些,用人的时候也就简单容易,就好像关羽,他的名声很大,但他的恶名也很多,要让人人都喜爱,这怎么可能,他们想说随他们去说,随着挺多了这些话,关羽反而也看淡了这些事情,继续我行我素,至于刘澜那就更不会理会这类事情,因为这样只会让他对关羽更为放心,这个道理其实和徐晃一模一样,他在辽东的恶名越大,相反他的地位就会越牢固。
不然的话刘澜怎么可能让他在辽东一待就是这么多年,早就发展起自己的势力,甚至可能已经彻底掌控了辽东,如果他愿意,随时都有可能自立,但是他在辽东越过分,刘澜就会对他越放心,这个道理其实和管仲是一个道理的,因为他有自己的喜恶,用陈珪的话说,人无癖不可交其实是一个道理的。
陈登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成为了徐州刺史,虽然只上任了没几天,但糜竺几乎都已经快脱离核心了,连将军府都没进,但是最后刘澜还是让他进入了内阁,以丹阳别驾的身份,这个位置是很低,但是进入内阁那就大不一样了,职位低地位高,可以说进入内阁,比让糜竺做徐州刺史都开心,一方大员看起来是全力滔天不假,但刺史可与州牧不同,刺史更像是监察官,如果做不到像臧霸这类有兵权,那就是一个空摆设,在地方政务上根本就说不上话。
而进入内阁,那就是主官一切大小政务,虽然要与其他人达成一致,可却又决定之权,而且内阁七人,一人主政一月,这一个月内那几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刘澜能给糜竺如此礼遇,说白了就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癖好,未来刘澜会以自己的方式让他脱离内阁,在他的喜好和内阁成员之间做出选择,以前糜竺如果对权利充满了动力,那么当刘澜将纺织厂以及成衣店甚至是茶叶茶具生意交给他后,他对这些生意显然以及到了痴迷的程度,未来刘澜会让他做出选择,是放弃官职还是这些既得利益。
虽然刘澜清除,官职的可能性最小,但最少他有自己的喜好,而这个喜好只要一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他一天就会是自己的囊中物,甚至是提线木偶,想让他怎样就怎样,这一点的情况,关羽和徐晃都一样,或者说徐州所有将领都一样,除了臧霸和太史慈,可刘澜如果真要限制他二人的话,其实也很简单,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
此时关羽带着四万摄山营直插东北,无论如何也要提前赶到,将夏侯惇困住,让他无法前往下邳拦截刘澜。
四万摄山营将士行军非常缓慢,这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快速行动,都说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几乎与夏侯渊的本部差距不大,但是一条管道只是如果是四万人在行军的话,那这个速度就肯定快步了,因为前面的部队是在太多,除了等没有更好的办法。
分秒必争,首先关羽这次是一次长途奔袭,是在听说了夏侯惇率主力来到他此刻驻扎的下邳,所以他必须主队出击,才能在半路将他拦下,如果他能够挡下夏侯惇,那么就可以确保他没有任何几乎可言,必败无疑。
但要判断夏侯惇此刻所处位置却是非常困难的,现在除了已经掌握的夏侯惇带着部队离开向下邳而来的消息之外,再没有任何进展,所以想要确定是否拦下了夏侯惇,除了碰面是绝无可能的。</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