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窃隋 > 第三百三十一章杨玄感造反

第三百三十一章杨玄感造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悍然北上,发动了第二次高丽之战

从洛阳出发,杨广一路行军兼旅游,待抵达涿郡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了

等到将近五月了,杨广这才派右光禄大夫宇文述老头和上大将军杨义臣分别领兵,出辽东、过玄菟,直往鸭绿江畔杀来

由于前番撤军之时,宇文小麻杆儿有安排人手占据辽东城、玄菟城、纥升骨城及丸都城等战略要地,再加上鸭绿江以北的棒子都已经基本被打扫干净,所以,此番隋军倒是没遇到啥抵抗,很是顺利地,抵达了丸都城

接下来,隋军一面等候后勤粮草辎重,一面筹集大小战船,准备渡江

十日之后,一切准备停当,隋军这才正式开始渡江

由于上次宇文小麻杆儿打扫得太过彻底,鸭绿江南岸直到平壤城以北,隋军都没找到一个棒子的踪迹。

眼见再有两日,即可抵达高句丽的故都平壤城了,忽有噩耗传来,大隋礼部尚书府,楚国公杨玄感,造反了

更要命的是,造反之前,杨玄感正在黎阳督运粮草

也就是说,此番出征高丽的这百万大军的生命线,其实是握在这杨玄感的手上的

有鉴于此,杨广的谋主李密给杨玄感出谋划策道,现在有上中下三策,长策就是北上攻蓟城,中策是西去取关中,下策则是倍道袭取东都洛阳。

李密给出的理由是,取上策,可以扼守临渝之险,断了杨广的归路如此,既断了杨广的粮道,又让其不得回中土,彼时高丽棒子闻讯必尾随而至,不出一个月,等杨广的粮草彻底没了之后,虽有百万大军,也会不战自溃

取中策的理由则是,关中乃是天府之国,又有四塞险关拱卫,得了关中,再收取豪杰之士,就算杨广回来了,咱们也算有了根据地,可以徐徐图之

至于下策,取东都,可以号令四方,可如果百日之内攻不下洛阳,则天下兵马皆来,胜败之数,可就不好说了

杨玄感听了之后说道,“你这话不对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只要攻陷洛阳,控制住朝臣的家属,到时候,那些朝臣就算不立马投降,也没心思和我做对了这才是上策”

于是,杨玄感,打起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的口号,领着叛军一路往洛阳城杀去

由于杨广已经基本把各地兵马抽调一空,故而,初时杨玄感一路进兵倒是没遇到啥大麻烦。唯一称得上有点不顺的就是,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率兵攻打河内郡城池的时候没打下来

而另一路,杨玄感的另一位弟弟杨积善,则遇到了一个大好人,河南令,达奚善意。

这达奚善意人如其名,对杨玄感的叛军那是报以了极大的善意。

话说,达奚善意领着五千兵马来拦截杨玄感,结果,蒲一遇到杨积善所部的三千人马,这达奚善意直接命人扔下了盔甲兵刃,然后转头撒丫子就跑俨然就是专程来给叛军送装备来的

捡了几千好装备,杨玄感的叛军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正规军的雏形。

而这个时候,杨玄感也意识到,凭着这群流民,没有啥攻城器械之下,攻打郡县那实在是异想天开

于是智商明显有些不稳定的杨玄感便悍然决定,绕开沿路的郡县的城池,率大军直往大隋最坚固的城池之一,洛阳城杀去

这个时候,驻守洛阳城的是杨昭的二儿子,越王杨侗,以及民部尚书樊子盖。

越王杨侗今年才九岁,虽然聪明伶俐,可这等军国大事儿上还基本啥都不懂,自然一切都由民部尚书樊子盖做主。

这樊子盖呢,以前在武威当过太守,为官比较清廉,治军也比较严谨,所以才被杨广委以重任

先时,樊子盖的同窗好友河南赞治裴弘策,曾率军来拒杨玄感,奈何这裴弘策实在不是啥领兵打仗的料,几次三番都打了败仗,最后一路败回了洛阳城

后来樊子盖再派裴弘策出战,这家伙死活不肯出来,樊子盖一怒,就命人把这位同窗好友裴弘策给砍了不想却由此引出了一大堆的麻烦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