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2 / 2)
三人听了之后,顿时都紧张起来,虽然他们没有袁世凯那么大的野心,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思想还是有的,现在好不容易爬到这一步,自然都不愿再失去目前的官位权势,由其是现在这样纯因为政治斗事失去,但现在三人都只是中层武官,又没有什么背景,最大的靠山就是袁世凯,但现在连袁世凯都被闲置起来,三人还能有什么办法。
见三人都急了,徐世昌这才不慌不忙的告诉三人,还是有办法的,就是让袁世凯重新掌权,只有袁世凯重新掌握了兵权,才能保全三人目前的权势,而要让袁世凯重新掌权,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清廷在这一次战争被打败,由其是让铁良、良弼控制的第一镇打败仗,败得越惨越好,只有这样朝廷才会让袁世凯重新执掌兵权,而三人的权势也就能得以保全了,当然自己的军队实力还是要保全的,在这个时代,手里有兵才有一切。另外有所行动要多向袁世凯汇报,听袁世凯的指示行事。
听了徐世昌这一番话之后,三人这才恍然大悟,也明白了袁世凯那一番话的意思,这一次天津之行果然是没有白来,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为三人打开了一个新窗口,明白斗争不仅仅在战场上的道理。
第二天一早,三人就向袁世凯告辞,带着银子转回各自的军队。这时清廷也下令,各支军队开始行动,进入各自的战地,只等一声令下,三路齐进,向河湖根据地发动进攻。而袁世凯很
而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三人也按照袁世凯的指示,将清军的布置、兵力调度以及进攻计划都详细的告诉袁世凯,使袁世凯对清军的布置了如指掌。而袁世凯也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些信息都交了华东政府,并且还告诉华东政府,北洋2、3、4镇均己被自己说服,在战场不会努力作战,因此华东政府只要防范北洋一镇就行了。
河湖根据地收到了这些信息之后,当然不敢完全相信,不过可以指示侦察人员按照这些信息去进行侦察,果然发现在保定、太原、洛阳以及湖北等地,都有大规模军队的调度迹像,毕竞数万军队的调动,是不可能完全掩饰得住的,何况清军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掩饰。
清军进军的方向和袁世凯提供的信息是一致的,这样河湖根据地的备战也就有了针对性,首先可以确定湖北军队是4路清军中实力最弱,而且位置也最远,就算是消灭了这支军队,对大局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用将重心放在湖北方向,只用1个团牵制他们就可以了,根湖根据地的应对重点还是来自西北方面,由北洋六镇为主力的清军。
虽然袁世凯保证,北洋新军第2、3、4镇不会尽全力作战,但根据地政府也不能完全相信,只能到战起来的时候再说,袁世凯说的这几镇北洋军尽不尽力,等打起来之后就知道了。
不过袁世凯毕竟是提供了正确的情报,因此他提供的信息也不能忽视,如果北洋2、3、4镇真的不努力,当然也是对根据地有利的,于是最终根据地指挥部也制定了两个作战计划,一是如果真如袁世凯所说,北洋2、3、4镇确实都不努力作战,那么义勇军就集中兵力,对付北洋第一镇,不过这也不能对其他三镇掉以轻心,必须加以防范。说不定袁世凯是玩借刀杀人的把戏,利用义勇军歼灭北洋一镇,然后其他三镇再一起用力,击败义勇军,总之是对袁世凯是决不能信任和轻视的。
另一个计划则是如果北洋的另三镇并没有向袁世凯所说的消及殆战,而都是努力进取,那么义勇军则优先对付从北边来的段祺瑞部,然后再攻击其他清军,因为段祺瑞部的进军路线基本是沿着河北与山东的边界行动,那么义勇军就可以充份利用山东的地界进行迂回包抄,而且华东政府还决定在战争开始以后,派一个师的兵力驻守在山东、河北的边境一带,主要是为了威摄清军,以防清军侵入山东,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帮河湖根据地一把,因此自然是将歼灭段祺瑞部放在首位。
于是根据地指挥部也作出兵力的布署安排,由1、2团负责牵制从保定出击的段祺瑞部;由3、4团负责牵制从太原出击的铁良和良弼部;由5、6团负责牵制从洛阳出击的吴凤岭部,7团负责牵制湖北新军,这几个团的战术都是不与清军进行正面硬拼,而是采用游击战,不断袭击、侵扰清军,拖延清军的进军速度,如果发现少数落单的清军,则也可以抓住战机,予以歼灭。并且在清军的进军路线上坚壁清野,将居民、物资全部都向后撤离,不给清军留下任何物资。而剩余的三个师则驻扎在开封府的周边,等待战机再投入战场,或是进行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