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频言情 >寒门国舅 > 第635章 扯皮

第635章 扯皮(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635章 扯皮

奉天殿。

朱祐樘实在忍不住了,霍然站起,大声问道:“王卿家的意思是说,朱永和李孜省无法胜任此差事么”

先前怀恩应对徐溥和马文升质问,现在吏部尚书王恕发言,由皇帝来应答也算得上是身份对等。

朱祐樘如此问,已算是很客气了。

没有直接斥责王恕公然质疑皇帝和国丈,只问是不是怀疑朱永和李孜省能力不行,算是给了王恕一个台阶下。

毕竟王恕话语的前提,是“这二人不妥”。

王恕看皇帝反应这么大,也有些心惊,躬身道:“此二人完成运送钱粮物资之差事,或能胜任,但以其统筹西北兵马抵御外辱,或力不能及。

“臣请陛下卸下李孜省都御史、朱永总兵官之职,只以二人调运粮草,不得干涉各军镇具体用兵。”

王恕的意思是你让李孜省和朱永去西北送军服、运粮食,我不反对,但你让李孜省和朱永协调各处兵马打鞑子,明显超出二人能力范畴。

怀恩闻言不解地问道:“王尚书,以您所见,此二人在领兵御敌上力不能及,那为何又要以二人协调运送粮草物资之事呢另外,李孜省没有为都御史经验也就罢了,保国公曾多番领兵出征草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以在您看来也无此能力呢”

王恕道:“用兵之事,善兵者将帅缺一不可。若以李孜省为帅,其力不及;若以朱永为帅,则于法不合。是以二人合作难以驱除外夷,更无法平定边疆。”

朱祐樘脸色越发不悦,但他没有说什么。

按照他多年以来为人处世的习惯,逆来顺受乃常态,即便心有不忿,但仍旧没有底气完全反驳臣子的意见。

尤其他知道,眼前的王恕德高望重,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还代表朝中那么多文臣站出来反对,自己与其对上,就好像是跟所有臣子为敌一样。

于是,他没勇气继续说下去了。

怀恩回头问道:“陛下,以王尚书之意,派李孜省和朱永二人护送粮草物资往西,如此任命并无不可。但若以二人统兵御敌,则有损大明军威,还是要以各处巡抚、总兵官协调和主导兵马调遣为上。”

这是明晃晃告诉朱祐樘。

现在是前线以谁为尊的问题。

如果真有鞑靼人犯境,那到底是应该听各镇巡抚和各镇总兵官的,还是听李孜省和朱永的

如果听李孜省的,那意味着李孜省的职权要比诸镇巡抚还要高,那就是无冕的三边总制了。

但要是李孜省听从各镇巡抚的吩咐行事,好像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朱祐樘问道:“怀大伴,你认为呢”

显然这会儿朱祐樘已经没主见了。

想要坚持,却说服不了群臣,只能寻求妥协,让怀恩给出个折中之策。

怀恩道:“以臣所见,李孜省都御史之职不变,以朱永充宁夏总兵官,调运粮草和物资到宁夏而返;朱永留任宁夏,待外夷滋扰隐患彻底平息后方才召回,至于李孜省嘛……完成此任后,即可召回京师再行叙用。”

朱祐樘听到这里,稍微愣了一下,显然是没听出其中有什么门道。

但在场大臣却都感觉到了怀恩行事的“老辣”。

什么反对不反对的,你们这群文臣真不给皇帝面子啊!

非得唱反调吗

以我的意见,李孜省继续当他的都御史,朱永继续当总兵官……只是换个模式。

李孜省这个都御史不凌驾于各边镇巡抚之上,也就是说,他们是平级的……李孜省只能调遣去西北运粮的人马,而涉及到跟地方调遣兵马等事,只能听地方巡抚的。

要么你李孜省有本事,直接用这三千人马打鞑子,别去地方上调遣兵马。

要么你就少过问西北军务,老老实实完成你运送军服布帛和粮草的差事。

至于朱永那边,就更简单了。

直接改朱永的虚职为实职,他的三千人马也是京师调去宁夏协助防御外夷的增援人马,只是“碰巧途径”西北各镇属地,如果中途遇到外夷来犯,朱永可以配合李孜省这个临时的都御史抵挡外夷。

如果路上没碰到,那朱永和他的三千人马先留守目的地宁夏,等鞑靼人来犯的势头平息后,再把朱永和他的三千人马召回京城来。

此时刘吉突然从队列中走了出来,问道:“既然给朱永委任了个宁夏总兵官,为何不给李孜省也派个宁夏巡抚的职位,让他暂时留在西北,等事态彻底平息后,再另行任用呢”

此议一出,在场不少人都用厌恶的眼神看了过去。

心想,你刘吉这是明知故问吗

朱永战功卓著,自然能胜任宁夏总兵的职位,但他李孜省有能力当好宁夏巡抚

之所以给他留了个都御史的职务,仅仅是看在皇帝已经做了如此派遣,不好意思让他收回谕令罢了。

如果不给皇帝面子,我们就是不让步,那就连李孜省这个都御史的职位我们也想收回来。

怀恩皱眉问道:“刘阁老,你是觉得李孜省回朝后,会对内阁事务形成掣肘,所以想长久留他在西北,不让他回来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