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酒后吐真言(1 / 2)
第317章 酒后吐真言
这天晚上谢迁会见刘健,协调两班讲官课业进度,同时跟刘健谈了一下新任讲官张峦的事情。
刘健听谢迁说完,皱眉不已,沉声劝道:“于乔,你还是离这种人远一些为好。”
谢迁道:“乃上面安排让他入值东宫,他也并未在文华殿做出什么出格之事。我倒觉得此人,既无大的学问,也无大的志向,言谈间却带着一股自在洒脱,是个值得交往之人。”
“咦你对他评价倒是不低。”
刘健调侃道。
谢迁笑了笑。
心说,我都说他没大学问和大志向了,你居然还觉得我对他评价不低
请问不低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刘健再道:“身为外戚一党,大明是不允许这种人干政的,哪怕在五军都督府中,多也为闲差,你几时见过哪个勋戚带兵出征的”
“头几朝,倒是有不少……”
谢迁有着一张碎嘴,这会儿还想跟刘健争论一下。
刘健皱眉:“那是先有功勋,再结的亲。自古外戚干政,会导致朝廷祸乱不断。如今陛下明明可以弃之不用,却非要将其调到要害衙门,干涉朝事运转,乃主次不分也。”
谢迁一怔。
听这话,似在怪责,但又像是在怒皇帝不争,倒没张峦什么事。
谢迁赶紧看了看左右,发现没他人,这才谨慎地道:“此话多有偏颇,至少张来瞻并不是那种不学无术之辈。且他敢于与朝中奸佞正面硬刚,倒不失铮臣、谏臣之举。”
刘健带着几分不解望向谢迁:“你竟为他说项”
“我……”
谢迁颇为尴尬,他大概觉得,刘健是在提醒他,咱这群翰林讲官在说话做事上最好共进退,你可不能独树一帜。
就现状而言,我是讲官之首,你一切都要听我的。
谢迁问道:“敢问希贤兄,以后再与张来瞻相处,应当如何他到底在我那一班,虽然他不常入东宫,但总归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不会给他安排授课差事,但上面似乎也并非让他为太子讲授学问。”
刘健诧异地问道:“那他入讲东宫的目的是什么”
“不知道。”
谢迁摇头道,“此事很可能出自陛下授意。”
刘健越发好奇了:“陛下为何要授意一个监生出身的外戚,掺和到东宫事务中来”
“我上哪儿知道去”
谢迁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也在琢磨,你说这东宫两班那么多讲官还不够吗论学问,全天下最好的先生都在这里了吧难道有什么是咱所不及的”
刘健皱眉。
显然就算许多事他们这些翰林本身能力并不足以胜任,他也不想承认。
我们是太子的老师,负责太子的方方面面,说我们不足请指出缺点,然后找个更好的来。
“我思来想去,大概就是太子的性子了。”
谢迁道,“太子自小性子软懦,毫无求进之心,但在梁芳等奸佞事上,太子却在张来瞻提携下,步步为营甚至坚决出击,现在想来,压根儿就不像太子的行事风格。会不会正因为这点,陛下才让张来瞻入讲东宫呢”
刘健冷冷地问道:“你是想说,我们无法给予太子勇气,让他与朝中奸佞正面抗衡”
“啊我不是这意思……”
谢迁赶紧否认一句。
心里却在想,其实我就是这个意思。
咱能教给太子一切,唯独在勇气这事上,连我们自己都不敢与朝中奸佞作对,凭啥就能教太子
且张来瞻在这件事上,勇气超乎寻常,关键是还真把梁芳和韦兴一党给彻底搞垮,跟李孜省还产生正面冲突……这要是换作我们……
刘健道:“那最近给太子授课,多讲述史书、史料,借古喻今,让太子明白亲贤明远小人的道理。”
谢迁心想,这能教出个啥
听起来很管用,但实际上就是纸上谈兵,你看人家张来瞻,跟太子密谋下来都把梁芳给斗倒了,大大巩固了东宫诸君之位,咱这些讲官谁能做出这等事来
“行了。”
刘健一挥手,道,“有关张来瞻之事,先且放到一边。你不与他过分亲近便可。”
谢迁心想,你这是知晓差距了才会这么说吧
还好我提出来张来瞻有什么本事,要是不这么说,只怕下次你看了他正眼都不会瞧一下,不知不觉就把人得罪了。你说他一个监生出身的未来国丈,也没惹到咱头上,作何这么防备呢
咱的目标,不应该是朝中李孜省之流的奸佞,还有万安和刘吉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庸碌之徒
……
……
李孜省晋礼部尚书。
虽然只是个兼职,但意味着他就此跳升正二品大员,以后享受正二品的俸禄和待遇,走出去会被人尊称一声李尚书,跟朝中任何一人都可以平起平坐。
为表庆贺,李孜省在自家府上设宴,请了不少朝臣前来,大半都是六部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