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空鼓飞天,国君开口(1 / 2)
第95章 空鼓飞天,国君开口
“身份确实很高。”
郑回抚须,似乎体会到楚天舒跃跃欲试的感觉,不由说道,“老夫知道,你们办事,一向是比较直接的。”
“只要确定了敌我,不会在乎他的身份,就果断动手,但这个人,不是那么好杀的。”
“他是南诏第一高手,是刚才那个段茹素的伯父,也是前任清平官之首,段忠!!”
刀白树凛然道:“原来是他!”
楚天舒也听刀白树说过这个人。
天宝年间,此人年方弱冠,就已经是军中大将,实力高超,领兵攻打唐军,战功卓著。
当时大唐有些游侠高手,屡次要刺杀南诏先王。
南诏先王虽然也实力不俗,仍然有好几次险象环生,多亏此人救护。
因此,南诏先王特地为他赐名为忠,封他为清平官。
那时,六位清平官中,另外五人的权势,都远远无法与段忠比拟。
南诏跟吐蕃结盟之后,吐蕃派人为南诏先王送上尊号,称“赞普钟”,意思是说,南诏之王就像吐蕃之王的弟弟。
而吐蕃人带来的另一道旨意,就称段忠为“义王”,犹如吐蕃之王的侄子。
南诏先王逝世之际,段忠代表南诏,前往吐蕃王城,为南诏祈福。
吐蕃之主多次挽留,让段忠在吐蕃逗留了三年,居住在吐蕃最受尊崇的庙宇之中,与当地的祭师僧侣们,交流佛学武艺,视察军营,指点韬略。
但就在此期间,南诏新任国君异牟寻御驾亲征,与吐蕃边境大军联手,侵入唐土,结果被唐军打的丢盔卸甲,七零八落。
等到段忠归国的时候,异牟寻已经向大唐求和,并亲自下令,驱逐南诏境内的各处吐蕃驻军。
那场大败,吐蕃人疑心南诏,南诏人却也对吐蕃驻军这些年作威作福,又打不赢大唐的行径,忍耐到了极点。
驱逐吐蕃驻军一事,令朝野之间群情沸腾,让经历大败的异牟寻,反而获得极高人望。
段忠回来之后,也并未表示反对,就坐视吐蕃驻军被驱逐。
楚天舒从刀白树那里听说的,也就只到这里了。
郑回却补充了一段。
吐蕃和南诏都崇佛,这几年,每年的三月节,仍然有吐蕃僧侣队伍,以交流佛法为名,前来拜会段忠,往往会在南诏王城逗留月余才离开。
这些事情,南诏国君异牟寻,也是心知肚明。
“段忠此人的倾向,与我和国君已经站在了对立面,但他在军中依然势力深厚,本身又实在难杀。”
郑回长叹道,“要是好杀,也等不到今天了。”
楚天舒思索道:“单纯只是因为他难杀吗或许是国君也还有些摇摆,得罪了吐蕃七分后,仍然要留下三分纽带”
郑回微微一笑,并未否认。
“只说在吐蕃和大唐之间选择,国君许是还有些犹豫,但段忠此次的谣言谋划,万一闹大,国君不拦,就会看到国力动荡,国君若是强行拦阻,在旁人眼里,一个偏心唐人的帽子,是躲不掉的。”
郑回神采奕奕,目光深远。
“他这次的用心,已然有篡国之嫌,我正可以让国君下定决心。”
楚天舒又问道:“所以,段忠的实力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吗”
“具体表现”
葛洪的抱朴子里面说,责具体而论细礼。
所谓具体表现,大概就是说,更详细、清楚的表现。
郑回心念一转,明白过来,沉吟道,“段忠善于攻坚,战力远胜于老夫,身法并非他的长处,但他的身法之巧妙,仍然不在我之下。”
“楚郎中,你若想一试,不妨先与我小小比试一番。”
郑回摸出一枚铜板,说道,“当这铜板从最高处开始下落,我们一同去抢,看谁先得手落地。”
楚天舒笑道:“好啊。”
众人闻言,都退开了一些,给他们让出一片更大的空地。
郑回将铜板往上一扔。
这酒楼第二层的地板,本就特地做出了一个大缺口。
铜板直接穿过那个缺口,接近了整个酒楼的最高处。
所有人都抬头望去,看着那铜板上升之势越来越缓。
慢慢翻转,开始下坠。
楚天舒瞳孔微亮,脚下陡然一震。
地面出现一个斧凿般的脚印,他的身影斜射而起,几乎带着一点残影,脚掌已经踏到二楼的栏杆上。
二楼那一整段栏杆,都为之变形,明显的弯曲。
楚天舒的身形弹射,刹那接近屋顶。
那个铜板,这时候刚好翻完一圈。
在众人眼中,就是铜板刚要下坠,楚天舒的手,已经出现在铜板旁边。
但另一个身影,也突然闯入所有人视野。
郑回的身影,如旗火箭,一鹤冲天。
他中间没有任何转折借力,直线飞到整个酒楼最顶端处,抢先捏住那枚铜板。
嗒!
拇指和食指捏住这枚铜板时,速度实在是快,使铜板边缘,还传出一丝颤音。
郑回一抓就缩手,身形旋转横移。
他在半空中没有任何借力之处,这一下横移,却移出去足有七尺左右。
那种身形姿态,真好像浑身上下没有一块沉重的骨头,没有一丝累赘的血肉。
他整个人就是一抹即放即收的云气,自然乘风而至,凌风而转。
楚天舒一抓不中,右手长剑骤然反握。
剑身上骤然亮起透明火焰,向后喷射出一团火光。
楚天舒整个身体被推动,带着破风之声疾驰,追向郑回。
郑回一惊,忽然右手向头顶一抬。
空气之中,生成了一个半尺大小的透明圆斑。
那圆斑的边缘,好像被无形之力固定着,中间强韧如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