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众人落井下石 司马迁辩护李陵(2 / 2)
但是人都有轻重缓急,李陵运气不好,做了错事,不幸的是,有些不用打仗,只知道保全自己的人,抓住这件事不放,肆意夸大李陵的罪过,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很让人痛心的。
李陵只有五千人,匈奴有多少,十一万啊,匈奴人但凡能打仗的,都来追杀李陵。李陵转战千里,拼死抵抗。弓箭射完,便手持白刃搏杀,这是士兵们为李陵拼死效力,虽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啊陛下。李陵虽然投降,但是他的战绩卓着,光耀天下。我想,李陵之所以不战死,是想等待机会再次为国效力吧。
司马迁讲完了。
刘彻的脸色很难看。
司马迁说错了吗?似乎没有,依今天看来似乎没什么错误,至少没什么原则性错误。
可是刘彻脸色就是很难看。
司马迁在自己的书里写到过这件事,很详细。司马迁说,李陵投降后,皇帝坐立不安,办公都没心思,原文是“(刘彻)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们不知道怎么回事,没人敢说话。后来刘彻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李陵的事,司马迁觉得,皇帝这是不想放弃李陵,但是不好开口,所以想让大家替他说。
这些都是司马迁亲眼所见亲笔所记,应该假不了。从后来刘彻的言行看,他确实不想放弃李陵,司马迁并没有会错意。
司马迁继续记录道,李陵的话题一开,众臣落井下石或者沉默不语,没一个帮李陵说话的。在这件事上不帮李陵说话就是不帮刘彻说话,刘彻下不来台,司马迁就想帮皇帝一把,正好皇帝问到他,于是他慷慨陈词,说了上文那一堆,自以为帮皇帝铺了一个台阶。
可是刘彻的脸色依旧很难看。
于是司马迁就被判了腐刑,割掉生殖器,这个事情连初中课本上都有,不需再多说。当然,课本上为了怕教坏小朋友,没说腐刑就是割掉生殖器。
司马迁的原文说,皇帝安给他的罪行是“诬罔”,就是诬陷毁谤。说他大肆鼓吹李陵五千人作战如何英勇,明显就是话里有话,暗指刚从前线打匈奴回来不久的李广利将军作战不力,属于挑拨离间,败坏人心,理应治罪。
司马迁说,皇帝错误地理解了他的话,他是被冤枉的,一番好意招来当头祸。
如果按照司马迁自己的说法,也能解释的通,于情于理还算凑合能接受。
但是只能到凑合这个程度,因为扯上李广利太牵强了。刘彻何必要弄了这么一个生硬的理由跟司马迁过不去?
或者说,诬罔也许只是表面原因,一部分原因,背后还有一些不太好说的事情。
我们不要忘了司马迁的职业,他是写历史的,他那一支笔,比今天的任何媒体都可怕。
《三国志.魏书. 钟繇华歆王朗传》有这么段记载,魏明帝曹睿和大臣王肃聊天,曹睿说,“司马迁这个人很没意思,他受了刑,肚里有气不敢说,就在史书里把汉武帝写成暴君。”
王肃答道,“司马迁写历史是有什么记什么,好事不夸大,坏事不藏着,称得上良史。当年汉武帝知道司马迁写历史后,便拿来读,读到景帝本纪和自己的本纪时,勃然大怒,便把这两章削了去,所以我们现在(指三国时期)读到的《史记》,没有这两章。后来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汉武帝便借机惩罚了他一下。”
也就是说,三国时期的文人,认为司马迁受刑是因为写历史的缘故。
这个说法还可以向前追溯,东汉时期成书的《汉旧仪注》曾提到:“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后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下蚕室的意思就是受腐刑)。”
至少本人认为,这个说法讲得通。
刘彻对司马迁早就有意见,司马迁写的不是别的东西,是史书,是定论,以后千秋万代读到刘启刘彻,都会骂这爷儿俩不是好东西,所以“怒而削去”,所以给了司马迁一刀。
也许这才是根本原因,为李陵辩护只不过是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