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机床,自我内卷(1 / 2)
翌日。
秦始皇大规模调研展开。
先是去看了矿井,只是并未下去。站在井口,再让夏侯婴代为视察,主要是检查支撑矿井的梁木。还有便是避难硐室,毕竟关系到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
秦始皇倒不是有多在乎人命,纯粹只是将矿工当做牛马而已。秦国立法保护牛马的性命,严苛到耕牛瘦了都要受罚,只是因为能帮秦国干活。旷工是同样的道理,毕竟秦国的伟大需要这些人发光发热。若是坍塌死伤,秦国损失会更大!
好在卓王孙早早就已备好,不仅仅只用了木材支撑矿洞,还大量用了钢材,防护能力倍增。毕竟是下了血本,自然是得到秦始皇的好评和赞赏。
矿洞这种并不稀奇,秦始皇也没浪费太多时间,便要前往铸造工坊。此次对付西南夷,其实卓氏也有出力。包括秦国所用甲兵,很多都是出自卓氏。特别是钢材的出现,已经开始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铁器取代铜器,也就是这段时间的事。昔日楚国就擅长炼铁,所炼钢剑就连秦昭王都很担忧。铁器具有韧性,近距离劈砍不易折断。此外就是铁矿相较于铜矿和锡矿更易获得,铁器成本更低。再加上卓氏本就是世代冶铁,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在得到炒钢法和灌钢法后,很快便着手开始改造。
常頞所率秦军几乎都是铁器,只有弓弩方面保留了铜器,毕竟可塑性更强些。这回秦国能吞并西南夷,卓氏可谓是功不可没。出人出钱,还早早就绘制了地图。
黑夫跟随在左右,参观的是铸造兵器这块。农器没什么看头,就是用哪个生铁都能造。只要能用就行,无需太在意质量。
铸造工艺倒是没什么,黑夫更关注的是【磨床】。机床的发展几乎贯穿了人类历史,最早的树木机床在民间就已出现。先找到个强韧的树木,以绳索套好树枝。另外一端则结绳为圈,用脚踩踏。每次踩动,树枝便会垂下。当松脚时,树枝则会因为惯性而弹回。如此就能带动木材旋转,再用刀具沿着横条对物品进行切割便可。
原理很简单,却能省时省力。
像后世《天工开物》里面还有专门的磨床,类似脚踏机床的原理,用脚踏的方法使金属盘旋转,配合沙子和水来加工玉石。
这磨床是张苍根据黑夫的想法,带着墨家弟子没日没夜攻克出来的。未来还会采用相同的原理,想办法把缝纫机搞出来。卓氏程氏已经被黑夫诏安,并为云氏商社的一份子,那么有什么好东西,自然是都要照顾到他们的。
就比如说这磨床,主要就是用来打磨兵器的。像西南夷战事,很多甲兵都是出自这磨床。初代磨床基本都是纯木制结构,只要木材管够,像很多大匠都能手搓出来。因为主要是用来打磨,对精度方面要求并不高,但是却能省去诸多力气。
“想不到此地的磨床不少。”
“这是自然。”黑夫面露微笑,解释道:“此前对付西南夷,兵器箭支损耗过多。卓氏为打磨箭支,耗费诸多力气。恰好当时张苍他们在泾阳搞出磨床,便让人带着图纸和样品送来。”
“善。”
秦始皇很是赞赏。
对于学宫的创新能力,他还是相当信任的。每年基本都会有新物件出现,有的用处很大,有的则是稍微小些。为激励他们,黑夫是特地设置了创新奖。只要符合要求的,都能获得奖励。
基本都是他们提出设想,然后由张苍带人完善,最后再由黑夫定夺。类似磨床这样的物件,其实天工院还有很多。他们拿到研发经费后,就开始研制。张苍靠着这招,还骗了黑夫不少的经费。
“这磨床很省力。”卓王孙出面附和,抬手道:“自得磨床起,诸多铁匠皆倍加赞赏。锤炼成形后,再于此不断打磨。不仅利于甲兵,像耕犁所用的犁头也可。因为更为锋利,便于深耕,备受当地民夫所推崇。”
“农为国本,自当重之。”
秦始皇若有所思。
蜀郡气候适宜,因为水土肥沃更适合种植水稻。只是当地本来是以渔猎为生,所以农田并不算多。自从秦国历代君主开垦,数量则是远超当年。只是随着农田数量增加,所需农器耕牛也是倍增。若非如此,卓氏日子哪能过的这么滋润?
卓氏就是靠着农器在临邛立足发家的,再然后利用农器和西南夷交易,换来大量的牛马奴隶。有了第一桶金后,这手伸的是越来越长。他们也的确是有本事,秦国便干脆让卓氏当起了官商,由他们负责承包铁矿。
只不过很可惜,随着秦国疆土扩大,他们需要有真正归心于秦国的蜀商。所以在黑夫设计下,临邛豪商都已被云氏商社兼并。虽然不太地道,可对他们并无坏处。最起码捯饬出的各种工器,都会源源不绝的送至临邛。
再加上有官府撑腰,社会地位也是飙升。先前只能偷摸做的买卖,现在打着云氏商社的旗帜,就没人敢阻拦他们。原本是非法的走私,现在则成了合法的自由贸易。就算大头都被云氏商社抽走,可他们照样赚的比先前多。
主要是再也不必担惊受怕,只要每年花点钱修路修桥当做保护费,官府也不会找他们麻烦。包括他们的宗亲,每年也都有名额,可以送合适的宗亲去泾阳。
……
等巡视结束后已是太阳落山,秦始皇乘坐车驾返回县寺。巴蜀两地也算是简单都看过,秦始皇也没心思再逗留。吃饭的时候便让县令去筹备,明早便要启程前往邛都。再去滇国,经靡莫至夜郎。再顺着牂牁江,先去桂林郡。
酒足饭饱,黑夫则是看着冯葵整理病例。这些都是韩终特地交代过的,让他将那些疑难杂症悉数记下。特别是有什么病症,再如何对症下药。这关系到韩终每年的论文和医书,所以是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