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曙光初现(1 / 2)
u0016第六十七章曙光初现
从历史的尺度来看,中国对边疆的经营,常常出现反复。
安西都护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虞醒即便能活到一百岁,几十年的时间,在历史上也不过弹指一瞬。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啊?
中原对仰光的经营,会不会有一段时间突然中断?
虞醒可不想让仰光如安西都护府一样,沦为夷狄,不见天日。
所以,他从仰光城建城一开始,就想修建一座印度洋边的汉人之城。
纵然有一天,与中原断绝联系,也能维持汉人此地的统治。
虞醒吞下这里,可不想在后世历史上仅仅留一条自古以来,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华疆域,从来没有想再让出来。
谢翱肃然起敬,说道:“请殿下放心,臣一定用心做事,化夷为汉。让万里西海尽汉音。”
“好。”虞醒说道:“贵国公。我准备在仰光以东,为你划分百里封地。你可愿意。”
宋隆济已经视察过了。
这一片土地,的确是好地,虽然有气候炎热,热带病多发等等问题,但是几乎上全是平原,这里百里之地,胜过了贵州千里之地,就粮食产量上来说,一点都不夸张。
宋隆济其实也知道,他安排这个位置,也是有自己责任的,那就是如果孟国公反叛,他宋家首当其冲。
不过,他不在乎。
他其实瞧过缅甸军的战斗力了。
他宋家家兵,放在主战场上,对阵鞑子精锐,那是真不敢打,真怕。
而缅甸军的实力,他感觉还不如宋家家兵。
好歹,宋家的家兵有家族为纽带,核心军官都是宋家子弟,这些军官是愿意为了家族去死的。而且中下核心士卒,都是穷山恶水中拼杀出来的。
可比缅甸军强太多了。
而且虞醒这么重视仰光府,怎么可能不在仰光府驻扎军队。
他依靠仰光府,又不是要他一家单挑孟邦。
又有什么可怕的。
“臣谢殿下恩典,宋家愿意世世代代为大汉守疆。”
虞醒说道:“舜卿,我给你两个选择,一个跟我回去。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镇守仰光。只是我先要说清楚了,为了局势安稳,今后仰光很多事情,数年之内,就不会再动了。”
虞醒重心还是在云南。
只要缅甸能稳定的供应粮食,石油,并维系消费铜钱的渠道。其他的事情,他都可以先放一放,也就是西海道将以稳定为主。如果不出现大变故,他不过在五年内调动缅甸的人事安排。
也就是张舜卿要留下来,那回到中枢最少好几年之后了。
更重要的是缅甸战事已经平定,接下来就是维持稳定了。没有仗打。
也就难以迅速升迁了。
张舜卿到不在乎升迁,但是他想上战场。毕竟,勋贵之中的地位就是以战功分上下的。
张万无可争议的军中第一人,并不是因为他带了万余部众入伙,而是他打出一场又一场无可争议的胜仗。
没有战争,不能上战场。张舜卿即便因为他张珏的族孙,将来再枢密院有一把椅子,恐怕也难以服众。
“殿下,郭制置使,准备如何安排?”
“如果你回云南,他就镇守仰光,如果你不回去,”
虞醒略略沉吟:“勃生不错。让他镇守勃生县。”
勃生县作为大金沙江的出海口,自然很重要,让郭英杰去镇守,是明显的贬责。而且郭英杰早就安排了麾下将士,占据蒲甘的好地。这一次去勃生,一开始行,时间一长。所谓郭英杰嫡系,也就分崩离析了。
“或者带他回枢密院坐班也行。”
总之,郭英杰这一支力量,当初能左右虞醒成败,不客气的说,如果当初郭英杰是大元忠臣,坚定的站在元朝一边,虞醒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力气才有今日之局面。
但是随着虞醒力量的壮大,郭英杰这一支力量,已经是无足轻重。不需要虞醒挂在心上了。
“臣建议让郭将军回枢密院任职吧。”张舜卿说道:“到底是老臣。臣就镇守仰光吧。”
张舜卿想来想去,宁为鸡头,无非凤尾。
他在这里,是方面之将,一方之主。即便是谢翱的权利也未必在他之上,或许蒲甘新任制置使,很有可能是乔坚,是他的上司。但是以西海道现状的情况,蒲甘是管不到仰光的。
云南对西海的布置是很简单一条线,大金沙江两岸,再加上勃生到仰光的海岸线。
这种连续很容易切断,也就是说仰光与蒲甘很多时候都要各自为政。
他回到云南,哪里有这样的机会。
再者,张舜卿最清楚虞醒的战略,取之诸夷以广地,然后兵出中原,重定神州。也就是说,对缅甸战争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果他长期在缅甸驻扎,熟悉了热带环境,将来南征主将,不是他张舜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