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全民领主:我大唐天下无敌 > 第204章 府兵制以收兵权

第204章 府兵制以收兵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国家初建,无论南北皆有大片荒地未有开垦,我们现在用府兵制,为其分田、划定赋税,平日农忙为民,闲时为兵。

战场所获,人皆有分,必然能使士卒齐心协力,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陛下难道没有感觉到,陛下及诸侯手中的士卒,是否有些过多了。

我们推行府兵制,可以打着为士卒划分土地的幌子,裁撤过多的兵员,让其归家,入府兵,减少他们的抵触,又不会减弱我们的战斗力。”

李煜哀叹一声,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军中的问题呢?看起来自己手中,有许多各个朝代的精锐士卒,但是正是因其精锐,往往花费颇大。

唐军、魏军、汉军、蜀军、明军等,往往号令不齐,只认主帅而不认朝廷,兵归将有,稍有不慎,将会重演藩镇割据的乱象。

“此事你以为何人主持为好?”

李煜想了想,准备接下了房玄龄的建议,趁着众人皆在前线,自己先下手为强,造成既定事实,等他们返回,也无力与自己再斗了。

毕竟他们精锐的士卒,李煜分毫未动,只裁撤国中的常备军队。

“陛下,您看杜如晦、郭子仪、李光弼如何?”

李煜听闻,眼神一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着房玄龄问道:“他们现在在哪?”

几人都是历史上的一代人杰,杜如晦的知名度肯定在三人之中最高,历史上房谋杜断,可算是千古佳话,与李世民的友谊,更是君臣典范。

郭子仪与李光弼,都出名于安史之乱中,他们都是站在敌军的尸体上,才有了赫赫盛名。

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

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

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再度被启用,出任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永泰元年,吐蕃、回纥联兵入侵,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

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

天宝十五载,经郭子仪推荐而被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叛军。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军,又成功守卫太原,遏止其攻势。

乾元元年,奉命与八节度合兵讨伐安庆绪,初战获捷,次年兵败安阳,全军而归。同年接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指挥河阳之战,挫败史思明南下的企图。

上元二年,因宦官牵制,再攻洛阳无功,改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

宝应元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最终于广德二年在徐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这些时日以来,李煜一直被这些事烦心着,自己手中良才众多,但是可用之人无几,心向大唐之人还是太少了。

“正在殿外等候,陛下可让他们入殿一绪。”

“快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