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以海为田(1 / 2)
结果他们正要下船,却和一帮人正好撞上。
“你们赶紧让开,我们大人身体不适。惊扰了大人,你们可受得起。”
两个官差凶神恶煞一般把他们赶到了一边。
顾聿安眉头一蹙,他们坐的可是官船。
但凡不是不开眼的,都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给对方下马威,谁知道遇到的是小鬼儿还是阎王。
顾聿安立刻扶着老太太朝旁边让了一步。
毕竟不明白对方的来意,他有感觉自己已经进入福省境内,看样子是不是又有些牛鬼蛇神跳出来给自己下马威?
就像是当初的应书清一样。
两个官差开路后面有一个婆子背着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走上来,身后跟着一个哭的眼睛已经红肿的夫人,还有身边的丫鬟婆子。
看衣着打扮,应该是官家女眷。
顾聿安打眼一看,那孩子面色苍白,奄奄一息,紧闭双目,身体软哒哒的。
看样子应该是昏迷不醒。
一看这个样子倒是对刚才的官差态度的凶狠有几分了然,显然这是重病。
对方应该也是对这位夫人忠心耿耿,不然的话,不会如此疾言厉色。
一行人急匆匆的往二楼的仓房而去,只听到官差在那里喊道。
“大夫,大夫,赶紧出来。”
随船的大夫急急忙忙地赶到了仓房。
他们回头看了一眼,不过几个人,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去路上的夜市逛了一圈儿。
不过不得不承认,在这里逛夜市唯一的好处是这里靠着海,很多百姓都是以海为田。
海鲜倒是很新鲜。
更多的是用各种海鲜做出来的美食。
连葡萄和老太太都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毕竟在北方苦寒之地,很少能见到鱼虾这种东西。
虽然他们能吃到鱼,但是那都是淡水鱼。
能吃到小龙虾,可是终究没有吃过这么新鲜的海虾。
乔婉也没客气,看得出来这里夜市上有不少渔民在摆摊儿,都是自家渔船打回来的。
看百姓的衣着也是相当贫苦,愁眉苦脸的,蹲在摊子跟前就用一个竹篓把那些鱼货装在里面,有的人家讲究的会分成几个篓子。
看他们面色黝黑,身形消瘦,身上衣衫褴褛,身后往往跟着几个面有菜色的孩子。
或是一个有些慌里慌张的妇人抱着孩子躲在后面。
顾聿安身后跟着应书清,还有老杜。
乔婉这边则是由李保田带着两个随从跟在身后。
把他们护的紧紧。
乔婉蹲在一个摊子跟前倒是很难得,居然看到了龙虾。
不光有龙虾,还有海虾,还有鱼,扇贝。
大概是看到乔婉的衣着和身旁跟着的人摆摊子的是一个妇人。
在她身后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男童略大,大概有个十岁左右,女童略小只有五岁。
两个孩子有些紧张的盯着乔婉和她身边的人。
那妇人显然不擅长做买卖。
一看到他们这么大一帮人都不太会说话,有些结结巴巴。
“这些东西怎么卖?”
乔婉的确是馋这些这些东西回去能做一大桌子的海鲜。
也想着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最近天天在船上吃的喝的都过于简陋。
新鲜蔬菜水果,他们携带的已经吃的差不多,路上虽然有补充,可是越往这边走,发觉物价越高。
新鲜的水果蔬菜在这边几乎卖出了天价。
“贵人,你想要的话,500文您全拿走吧。”
妇人眼巴巴的看着乔婉张嘴的那一刻,大概是生怕自己要的价钱高乔婉转身就走。
“贵人您要是看得上,也可以便宜几文钱。”
乔婉不由得勾起了嘴角,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这个妇人还真不会做买卖。
哪有这么做买卖的,人家还没跟她还价,自己倒主动还价。
看得出来是个实诚的人。
“这些全部都要,只要500文吗?”
500文并不多,1000文兑换成一两银子。
也就是说这么一大堆海货,其中包括两只龙虾。
两条乔婉叫不上名字的海鱼,还有大概有二三斤的海虾,虽然大小都有,但是这也是二三斤。
还有扇贝以及一堆说不上名字的小杂鱼,甚至还有几只海螃蟹。
这要搁在现代起码得几百块钱。
光是那两条海鱼,虽然乔婉不认识品种,但是这鱼的分量可不小。
还有那两只龙虾,一只龙虾起码都有四五斤。
要照这么说,这些海货可是够便宜的。
“贵人,一石米现在已经要十两银子,民妇要500文真的不算多。”
乔婉一听这话倒抽一口冷气,怎么可能?
这里可是闽地。
是最富足的南方,这里季节如春,而且一年可以产两季水稻。
理论上粮食在这里应该比漠北还要便宜。
可是谁能想到当初他们在漠北那边的粮食已经卖到天价六两银子一石米,这里居然卖到十两银子一石米。
简直要吃人。
照这么算,这一些打渔的渔民岂不是更加穷苦!
毕竟他们是以船为生,常年住在船上,靠打鱼来换取食物,这么多的海产品只能换来500文,恐怕买不了多少米。
“贵人您要是觉得这些东西太贵了,我给您再让上五文钱如何?
您就买了吧,这是我家当家的下午摇船打回来的鱼,真的很新鲜。”
“你们就靠打鱼为生,自己不种地吗?”
妇人听了这话,有些腼腆地摇摇头。
“哪有那么多地呀,大多的地都是盐碱地,种地吃不饱肚子,打鱼也吃不饱肚子,反正就是靠老天吃饭。”
“为什么粮价这么贵?”
“还不都是那些倭寇海盗闹的运粮的船。经常会被他们抢劫,所以粮食一天一个价。”
“官府就不管吗?”
“官府?
官府上上下下只会对着我们收税。不交税就人头落地,对付我们倒是厉害的很。
可是对付对付那些海盗,他们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指望官府还不如我们去多打点鱼。”
妇人说完这话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失口,急忙打量了一下四周,看到没人注意,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