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限营救 > 第22章 火力压制

第22章 火力压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陆,有没有陈伊万的消息?”

“没有,通信好像中断了。”

戈武立即看了眼挂在胸口的通信盒子,上面的指示灯是绿色,表明携带的战术通信设备仍然处于联通状态。只不过,这并不等于能跟后方联系。戈武他们携带的战术通信设备只能在短距离使用,理想情况下的工作范围也就只有十公里,需要用中转设备,比如说长波电台或者卫星数据系统,才能跟后方联系。战术通信设备跟中转设备保持联通,而中转设备却有可能受到干扰。

因为戈武带了几十名武装安保人员去了“巴尔卡斯”号,还需要实时发送监控画面,通信的数据流量很大,所以陈伊万使用的是卫星数据系统,同时通过“星链”与定点在赤道上方的一颗由沙特经营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收发信息,两条线路是互为备份,也等于多了一道保险。

只是,民用通信网络很容易遭到干扰。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已经差不多有十分钟没有收到陈伊万发来的消息了,根本不需要检查,肯定是卫星通信线路受到干扰。从通信中断的时间点来看,干扰肯定跟袭击有关,只不过未必是发动袭击的武装人员所为。

就前面提到的,陈伊万设置了两条相互独立的卫星通信线路,同时干扰两条线路的难度很大。

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使用“星链”系统来收发消息。主要是,“星链”系统的通信卫星在低轨道运行,通信的带宽更大,更适合用来发送图像与音频等实时数据信息。“星链”系统的通信卫星还在快速运行,通信设备需要频繁的切换通信频道,因此可以通过同时切换通信设备的方式增强自身的隐蔽性,避免被跟踪定位。只不过,开发“星链”系统的太空探索公司属于美国,受到美国的法律管制,也肯定为美国的利益服务,接入“星链”系统的终端设备都在监控之中,至少都能够受到监控。即便陈伊万用了一些手段,也无法保证通信联络在关键时刻不会被切断。更何况,对美军来说,用电子对抗手段干扰“星链”系统,也肯定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也正是如此,才需要备用通信方式,而且采用的安全度相对来说更高的沙特卫星。

这颗定位东经四十度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其实是中国生产,核心系统都是由中国设计制造。沙特购买这颗卫星的用途,也就是实现对中东地区的通信覆盖,确保作战部队在任何地点都能够与后方进行通信联络。沙特采购中国的卫星,不是从美国或者欧洲购买,也是为了多一道保险。只不过,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缺点也很突出,就是离地面太远,信号强度弱,通信带宽受到了限制,只适合用来发送简短信息,很难在大范围与长时间内提供快速数据通信服务。也正是如此,高轨道通信卫星通常都是“备胎”,或者用来发送

具有重大价值的信息。

关键就是,能够同时干扰“星链”与沙特通信卫星,肯定是军用设备。

想到这里,戈武抬头朝天上看去。

不过,也就是扫了一眼,他就把目光转了回来。

在肉眼无法看到的高空,肯定有一架美军的无人机,或许是一架能够飞行上万公里,在空中逗留数十个小时的“全球鹰”大型无人机。只不过,也有可能是一架从美军航母上起飞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不管怎么说,通信联络在摩托艇出现之后就突然中断,很有可能就是美军的杰作。

果真如此,那就是来者不善。

前方,摩托艇距离“巴尔卡斯”号已经不到十公里,仍然在快速逼近,丝毫没有减速避让的意思。

油轮上面,八个四人战斗小组都已经部署到位。

这次,戈武他们同样是有备而来。

因为知道袭击者有一艘母船,还有能高速追击的摩托艇,而且母船在维修的时候很可能加强了关键部位的装甲防护,至少会在驾驶舱外面焊上几块钢板,所以戈武通过桑贾尼,搞到了十挺QJZ—171式重机枪,以及几千发威力巨大的穿甲燃烧弹,还有配套的三脚架与光学瞄准装置。

按桑贾尼所说,这些重机枪都是来自巴基斯坦陆军。

前些年在克什米尔地区跟印军的零星交火,让巴基斯坦陆军深刻的认识到,其装备的重机枪不但威力不足,还十分笨重,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最为关键的,就是没办法压制印军的重机枪。也正是如此,巴基斯坦陆军决定采购一款新式重机枪,加强山地部队的压制火力,在参加竞标的枪械中,就有中国的QJZ—171。招标已经进入第三轮,剩下的三家厂商都按合同规定,向巴基斯坦陆军提供了一批重机枪,以及配套的弹药,由巴基斯坦陆军进行性能测试。因为巴基斯坦陆军花钱购买了这些测试用的样枪,所以在用完之后,并不会返还给生产商。

桑贾尼搞到的这十挺QJZ—171就是测试的样枪。

要说的话,这十挺机枪都已严重磨损,尤其是枪管,有几根连膛线都快磨光了,明显超过了使用寿命。

不过,用来对付逼近的民用船只,问题还不大。

关键,其实是枪弹。

配套的穿甲燃烧弹,不但保持了穿甲弹的性能,还有一定的纵火效果,特别适合用来对付半装甲目标。

当然,QJZ—171最为突出的优点,其实是轻便。包括三脚架,全枪总质量还不到二十五千克。即便是枪弹,都为了减重采用合金制作弹壳,单发枪弹的重量减轻了二十克。一个四人的机枪班主,能够携带五百发枪弹。如果是固定部署,弹药携带量能达到八百发,从而获得远朝同类型机枪的持续战斗力。也正是如此,QJZ—171特别适合在地形复杂,车辆无法到达的山区。

虽然巴基斯坦陆军还

没正式采购QJZ—171,但是并非QJZ—171不够好,而是巴基斯坦陆军暂时没有大批量采购重机枪的预算。毕竟才购买了几百辆主战坦克与车载炮,接下来几年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再说了,跟主战平台相比,步兵武器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能够应付就行了。

其实,也正是巴基斯坦陆军暂时搁置了重机枪采购计划,桑贾尼才能够托关系,把这些几乎快报废的重机枪弄到手。如果巴基斯坦陆军打算购买重机枪,那么用于测试的样枪肯定会在翻新之后,交付给部队使用。再不然,都会移交给军事院校当成教具使用,没理由丢在仓库里面吃灰。

这十挺重机枪,全都在“巴尔卡斯”号上,而且全都是固定安装,三脚架直接固定在甲板上。船首与船尾各有一挺,另外八挺安装在两舷。全都用帆布罩着,伪装成油轮上都有的消防水枪。操作重机枪的武装人员也藏了起来,只有在接到战斗命令之后,才会上甲板,操作重机枪作战。

陆勇添在船首,亲自操作架设在船首的重机枪。

帆布已经扯下,陆勇添也架起重机枪,装填手也为重机枪装上了一个五十发弹药箱,还准备好了备用枪管。虽然规定在战斗当中,每发射两百发枪弹才更换一次枪管,主要是让枪管有时间冷却,不至于过热,但是在实战当中,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更换频率,而且通常都达不到两百发。道理很简单,如果是连续开火扫射,那么最多发射一百发枪弹,枪管就会被烧红。只有间歇性点射,降低开火的速度,枪管才不会过热,从而适当降低更换枪管的频率。

当然,更换枪管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实战中,一个重机枪班组通常都有三名官兵,一般是操作重机枪开火的射手,负责搜寻与负责指引目标的观察员,以及携带弹药与备用枪管的装填手,而装填手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协助射手更换枪管。就具体操作来说,在必须得更换枪管的时候,由射手自己动手重新装填弹药,装填手负责更换枪管。主要是,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或则是绝热手套,才能把烧的滚烫的枪管取下来,而携带专用工具的通常都是装填手。在战斗当中,射手也很难顾及其他。要提高重机枪的战斗效率,尤其是在高强度的战斗中,通常会安排第二名装填手,加快更换枪管的速度。

就拿QJZ—171来说,两名装填手合作,能在五秒钟之内更换枪管,而由一名装填手操作则需要二十秒。

多一名装填手,还能够加快换弹速度,并且携带更多的枪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