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橡胶上线(1 / 2)
翰林院。
林隽与孔翎甫一踏进门便觉今日翰林院同僚看向他们的视线格外火热。
林隽虽不解其意, 还是神色自若地同相熟的人打完招呼,等吴圭来了后三人又聚在一起悉悉索索的讨论报纸事宜。
林隽:“二位,除了吴薛两家, 又有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了我们报纸的巨大潜力,举着银票求合作呢。我算了下, 之前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这次与商铺达成合作后我们就略有盈余了。”
吴圭一脸冷漠。
孔翎也是无比淡定:“说罢, 你又想出了什么歪主意?”
“为扩大报纸销量的事, 怎么能叫做歪主意呢?”
林隽眯起长眼笑,“再过三天表演赛就要开始了。现在民间讨论足球、组建足球小队的热情空前,咱们正好可以随机对城里的民众进行采访, 出一期[我与足球二三事]的专题报告嘛。建足球小队有无遇到困难?对表演赛的期望如何?对选手的看法怎样?想一想,要是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自己说的话会不会很高兴?民众的参与感增加了, 对咱们报纸的粘性也增强了,一举多得岂不美滋滋?”
吴圭沉吟片刻道:“元卓言之有理, 只是就我们三人, 恐怕做不到采访多人。”
这也是一个问题, 人手严重不足哇。
大公事房里的同僚都到齐了,林隽放眼望去, 注意到不少人正悄悄关注着他们这边。
其中顾宜见他看过去, 飞速扭头。
林隽眼珠一转,施施然走到顾宜旁边, 扣了扣他的桌角:“季同兄。”
顾宜背脊一僵, 放下手里捧着的书,温和道:“元卓, 何事?”
林隽弯腰趴在他桌案上, 一张灵秀的脸蛋直直对上顾宜, 他眨眨眼,说:“季同兄知道我与观朴兄尺玉兄办的《足球前线》罢?”
顾宜轻轻颔首,垂下眼帘让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岂止知道,他还悄悄使人每期不落地买来看过呢。虽然上面刊登的文章浅白了些,但又莫名的吸引力十足,他私下不知看了多少遍。可惜父亲似乎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多有诋毁之言。
“季同兄觉得我们的报纸如何?”林隽眼含期待。
顾宜温和道:“不错,报纸定价便宜,普通人也能负担得起。我听说有买不上书本的人家拿报纸学习识字,元卓,你们实在做了一件好事。”
这就是他与父亲看法不同的地方,不管报纸有多少缺点,但能通过低廉的售价让普通百姓获得识字的机会,这一大功就可抵其或可解决的‘劣势’了。圣人不是都说要教化万民么,他想不通亦是精读圣学的父亲为何看不到这一点。
林隽眨眨眼,懂了,他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说:“当不得季同兄如此夸赞,我们也只是想做一份贴近、了解百姓的刊物罢了。”
见顾宜听到这话面色动容,林隽趁机添了一把火,他状若汗颜道:“不过由此与民众接触多了,小弟也察觉出以前那些‘为生民立命’的想法有多空泛。还是圣人说得对,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深入群众,我们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的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他大义凛然地看着顾宜,向他发出入伙邀请:“季同兄,你也是这样想的罢?我能看出你也同样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读书人,季同兄,加入我们罢。”
顾宜对上他一双似有微光闪动的长眼,只觉全身血液飞速奔涌向心脏,进而迸发全身,给他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他已经分不清是被林隽的话语鼓动还是——第一次想要违逆父亲的意志,他握拳微微点头,轻声道:“当然,荣幸之至。”
林隽眉开眼笑:拿下。
果然他没看错,顾宜虽然是个官二代,但身上还有些清澈的单纯哩。
随后冲孔翎吴圭招手:快来,欢迎咱们新的小伙伴。
孔翎与吴圭对视一眼,双双无语。
四人作为报纸一员正式见过后,林隽将自己关于新一期的想法提了,道:“其实这件事陛下也一直关注着的。要是《足球前线》办得成功了,陛下或许会组织编纂其他刊物。”
待顾宜消化完了,林隽大手一挥,振奋道:“这是多好的实习机会,咱们这一届被选入翰林院的同年这么多,不能光顾着我们四个进步,也要领着其他人一起上进才好呢。”
吴圭一脸冷漠。
孔翎甚至悄悄翻了个白眼:厉害还是你厉害,请人帮忙还能编得跟人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也就顾宜点头十分赞同。
“现在我们需要更多记者一同出去采访,季同兄,你在同年中人缘最好,把这个消息带给他们,要是愿意来做记者的,咱们举双手欢迎。”
林隽笑眯眯的说:“咱们既占用了散值后的时间,是辛苦了一点,但补贴也是大大的有。”
现在进入夏季,执行的夏季上衙时间,文朝官员通常都是早上六点点卯下午三点散值,翰林院基本无要紧事,都能准点下班。
他比了个数字,让顾宜一定要交代清楚。顾宜笑道:“如此意义重大之事,钱财倒是其次,元卓多虑了。”
林隽笑而不语,顾宜还是不知道底层官吏靠月俸在京中生活有多拮据。庶吉士领七品俸禄,一月七石米粮。现今一石米值五钱银子,月俸换算成银子也就三两五钱,这还要祈祷朝廷足量发放不整折布折绢的幺蛾子。
城里生活米面粮油水柴哪样不要钱?一般家里给不了支持的是过得很清贫的,这也是贪腐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了。
顾宜果然有号召力,大部分庶吉士都报了名。林隽看着一上午过去就增加的十来号人手,喜笑颜开。
午间他将一群人聚过来开小会。林隽扫视一番围着的十四五人,基本都在二十左右,年轻的脸上满是新奇与干劲。
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目的参与进来,林隽只有一个要求:“咱们的文稿务必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各位,这不是写给朝中学识渊博的大人们看的,而是写给市井人家的普通民众看的,所以咱们的宗旨就是浅显!说人话!让听到的人口口相传都能不错其意!”
“诸位兄台身为大文读书人中最顶尖的那批,不必我多言,写这样的文章一定得心应手。好好干,争取见报,陛下也会看的哩。”
众人本还有点不以为意,觉得林隽小瞧他们,听到最后一句话,均眼前一亮,纷纷保证道:
“放心吧元卓。”
“就是,我先拿给我二大爷看一遍,他点头我再拿给你!”
“咦,兄台这是个好办法啊。”
见他们妙计连连,林隽满意拢袖:不愧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读书人,只要肯动脑,这点事还难不倒他们。
散衙后林隽孔翎吴圭顾宜四人各带一队出去采访,当晚便齐聚林宅加班加点的将第三期排出来。
会仙茶楼,说书先生被一堆人围住,催促道:“王先生,快与我们读报。”
自从《足球前线》上市以来,各个大茶楼小酒馆里的说书的先生就多了一份兼职:为客人读报。
起初是为了满足不识字的客人的需求,不过人都有从众心理。一些看过报纸的人也愿意再听一次,聚在一起还能随时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寻求认同,就跟发弹幕似的。
王先生慢条斯理地呷了口茶:“不急,不急,人还没到齐哩。”
“我们都到了呀!没来的让他听下一场,先读再说。”
“就是,他们自己赶不及,后面再听就是了,让我们这许多人等他一个么?”
王先生被客人催着少不得小心地取出一份新报,旁边的人见状特别有仪式感地帮他维护秩序:“莫吵,先生要读报了。”
堂中立马安静下来。
王先生先看头版:“哦——表演赛门票于十五日未时初刻在袁氏书店始售,每人限购一张,售完即止。”
人群“嗡”的一声讨论起来:
“那不就是明日了?”
“多少钱一张?!”
“我知道,十文!一区的贵五文,十五文一张!”
“一区怎么贵五文哩?”
“俺去看了,一区离赛场近,看得更清楚!”
“那我得买一区票。”
“也不知那票长什么样,会不会有人假冒哦。”
“我看过报了,上面说票不要丢,可能会抽到奖哩。”
“嚯!这倒新鲜,不知都有什么奖?”
“这才巳时三刻,今天这更漏是否走得有点慢?”
“……”
王先生捋着胡须听他们讨论一会儿后才继续读球?”
“——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牛膀胱数目稀少,目前之足球多用猪膀胱制成,此类球耐久度低极易损坏,或给球队训练带来困难……哎呀,这倒是个问题哩。”
“王先生,你再看后面,后面有办法呢。”一位提前看过报纸的人透露道。
“——记者采访了足球制造先驱孙大师,孙大师表示其工坊正与机械工业研究所合作研制新式足球,已取得重大进展……”
咦?这个机械工业研究所是个什么名头?
大部分人却不关注这个,他们只觉得足球问题能解决就行。
而这样有问题有答案的新闻让京中百姓耳目一新:报纸上还会刊登这样的消息?
这种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面向大众的处理方式让他们心中莫名的激动起来,就跟他们这些草民们正面对面的与朝廷对话似的。
在他们眼中《足球前线》既有两代皇帝的亲笔,就已经能代表朝廷官府了。
《足球前线》在老百姓心中的信誉度日渐升高,甚至开始往周边郡县辐射。
林隽他们还不知道这些事,他此时召集了工研所的成员在易府开会。
跑到易府来自然是皇帝要求。
孔翎和李茂见着皇帝也在,当即激动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