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老子不走了!(1 / 2)
朱棣和姚广孝的算计是挺好的,西军的确是追了,可追的距离并不远就停下了。翌日用探马一查才知道,他们岂是并不是追击燕军,而是有序的扩展实控区,便与后面的军队登陆。
没能吃掉主机的西军,虽然有些失望,但朱棣也并不气馁,毕竟梅殷也是白给的不是。不把全部的人马拉到位,站稳脚跟,他也不能发动对原武的总攻。
可一连三天,一点动静都没有,朱棣是越想越不劲儿,直到第四天,对面西军换回了徐字大纛,他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不仅徐允恭回来了,军中甚至出现了楚、吴二王的军旗。
「暗桩不是说,吴王是来押他进京吗?还有楚王怎么也来了?」
是的,别说朱棣想不通,姚广孝也想不明白,可暗桩传过来的消息就是这样,而且援军的数量不详,而且还有水师助阵。
至此,想着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人总得面对现实。西军已全军渡河,而且还得到了援军;是倾尽全力与之决战,还是壮士断腕,暂避锋芒,这才是当前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而姚广孝更倾向于后者:「殿下,万人伐木,一人升天,成大事者,不能意气之争啊!」
既然徐允恭兵权被夺之事有假,那就说明皇帝已经觉察到了军中、朝中皆有暗桩之事。他是再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掩人耳目,即悄悄补充了兵员,更把燕军钓了过来。
「好一手,反客为主,虚虚实实!永诚这小混蛋,倒是深知兵法三味。」
可朱棣并不想退,他的理由有三:其一,将士们千里奔袭而来,若贸然而退,势必影响军心士气。起兵以来,好不容易收拾的人心,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
其二,远道而来,精神、体力、军资粮秣的消耗都不小,尤其是张玉部疲惫异常;就算想走,再折腾回去,还有体力与蓝玉作战吗?
而且,徐允恭是什么人,他会轻易放他们走吗?西军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在他们身后,趁势掩杀,一片片,像削肉一般,一直把他们追垮为止。
其三,北平十七卫是中山王建立起来,交到他手中的;西军又是皇帝、徐允恭一手带出来的。既然将出同门,又走到了这一步,为什么不学鬼谷的高足-庞、孙,拉开架势,殊死一搏呢!
朱棣看过了,原武的城池还算坚固,以城池为中心,在四周筑起营寨,消耗西军的锐气、兵力、粮秣。他们的人多,消耗也大,户部又年年吃紧,再上轮输转运困难,又能坚持多久?
总而言之,北军是小如针,朝廷大如牛,谁能耗的过谁,还不一定呢!
从战略上讲,只要击败了西军,关中之军将再无讨伐之力,别忘了他们还有边防要守。而蓝玉手中的山东的军队及京营,将是手中最后的威慑的力量,朝廷必然由进攻转为防御。
那时候,就是燕军扩大兵力、地盘的最佳时期。等积蓄足够的力量,再行挥师南下,一举荡平应天,这仗也就打完了。所以,困难是暂时的,前途的光明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朱棣这大饼画的不错,最起码堂中的大小将校,都是一脸喜色。也就是说解决了面前这一关,事就成了一半了,所以皆站出来请殿下下令,与西军决一雌雄。
不不不,「殿下,诸位将军,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姚广孝不得不在他们的兴头上,浇一泼冷水。他们能到这里,都是陈珪、丘福等五万弟兄血战蓝玉争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