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多荒唐的理由!(1 / 2)
正是梅殷于浴溪镇,化解一场有惊无险的袭击的同时,西安行宫-承庆殿,看着岷王-朱楩,吴郡王-朱允熥的吃相,周王朱橚眼睛都直了。
很普通的两荤两素,外加一壶清水,周王府的下人吃的都比这好。这要不是太孙的行宫,朱橚早就火了,还能心平气和的坐这。
他俩倒好,竟然大口朵颐,就跟饿了多少的难民一般。皇家礼仪,体统呢?就这吃相,谁能把他们与皇家子弟联系到一起。
可没过多久,便有宫人进殿,连桌子带菜,统统收走了,甚至连朱橚手里的筷子都没放过。
「你,你们!」
朱橚刚要发火,便被岷王-朱楩出言制止:,她们都是按规矩办事,你又何必与下人一般见识呢?」qs
是的,这的确是太孙定下的规矩,实行移民屯边,是项花费巨大的政策,两陕刚刚又经历过一场大战,府库紧张,必须开源节流。
自太孙以下所有官员公饭不得超过四菜,用膳时间不得超过两炷香。如此做,就是为了提醒官员一丝一饭皆来自百姓,不可拖沓混日子。
至于说,朱楩二人的胃口为什么这么好,完全是被奔袭作战逼出的后遗症。战场瞬息万变,物资奇缺,多吃一口,下一顿就不知啥时候了。
与朱橚比不起,他的封地在开封,王府也是以宋宫故地扩建而来,锦衣玉食,珍馐美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看不上这等饭食。
恩,行,有规矩是吧!那太孙呢?一到诏命把他从开封叫来,他却不出来见人,就派这俩小家伙,什么意思啊?
「怎么,你是着急见孤,还是着急知道孤会怎么处置冯胜?」
见太孙背手从后面走出来,叔侄三人赶紧行礼。起身后,朱橚的脸也有由阴转晴,语气温和的向太孙保证,他与岳父冯胜之间,绝对不敢背着朝廷搞事。
「太孙,您是了的这辈子就是醉心医道。」
「是,年轻的时候也孟浪过,但我早就改邪归正了,我跟老二不一样!」
这是实话,自青年时期朱橚就对医药很有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他组织一批医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随后着手编著《普剂方》。
洪武二十三年,他因罪被流放到云南。在这期间,朱橚对民间的疾苦了解增多,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李佰等编写了方便实用、「家传应效」的《袖珍方》一书。
洪武二十四年年底,朱橚回到开封。其深知编著方书和救荒著作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并利用自己尊崇的地位,在开封兴办医道馆。
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并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画工及其他方面的人辅助。大量收集各种图书资料,继续修撰医书,被人誉为「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
与此同时,又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种植从寻的各种野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将可食用的植物,推广于民间,以备百姓果腹之用。
相比于同母所出的杀人如麻的燕王朱棣,醉心医道的朱橚,简直就是活菩萨。他还不知一次的表示过,此生唯愿效仿孙思邈、张仲景,为世人留下几许治病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