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 第53章 053

第53章 0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卫孟喜揉揉眼, 又搓了搓脸,多出来的男孩个子不高,小脸蛋比以前白很多, 但依然是眉清目秀,眼睫毛又长又浓密, 鼻子高挺,还有一头标志性的小卷发, 不是二蛋又是谁?

准确来说, 是长大了一丢丢的二蛋,身高居然都快赶上自家这四个了。要知道他去年可是比他们矮呢, 这一年卫东几个像是吃饱了饲料的小猪仔,身高窜窜窜的。

这孩子天生自然卷, 以前在村里为了不招人眼, 他妈妈都是直接给他剃光头或者只留短短的发茬子。但卫孟喜见过稍微长一点的样子,不会忘记。

单眼皮, 狭长眼,卷发, 当时还说他长大肯定是个很有特色的帅哥。

“二蛋?”

“卫阿姨。”小子腼腆的笑笑。

她原以为, 自从去年那一别, 她将很多年, 或许是终生不会再见得到他们。

走的时候很匆忙,几乎是逃命一般的速度, 但事后想想又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不问他们一声,要不要跟她一起走, 虽然碍于介绍信户口工作啥的, 不一定现实, 但没问,就是她的疏忽。

她就这么失去了自己重生以后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她也曾沮丧过。

“快看,妈妈吓傻了,我一开始也以为做梦呢。”卫东哈哈大笑,他刚回来看见多出来的小孩,只觉着熟悉又陌生,他挠挠头。

倒是根宝还记得,自己在他们家吃过鱼,那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鱼,想忘也忘不了。

卫孟喜一把抱起孩子,说话都打颤,“小家伙你咋来了,你妈妈呢?”

二蛋高兴得脸都红了,本来就腼腆,此时更像个小姑娘,他指指门口,“妈妈。”

柳迎春和一个中等个头,皮肤黝黑但十分壮实的男人站在一起,正看着卫孟喜笑。

一年没见,柳迎春好像长了点肉,头发剪短,穿着一身崭新的解放装,以前那种心如死灰的感觉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和幸福,眼尾虽然有皱纹,但面色红润,看着挺符合她的年纪。

柳迎春是1954年生人,虽然跟陆广全同班,但年纪比陆广全大两岁,今年刚二十七,正是一个女同志最漂亮的年纪。以前一直低着头沉默寡言,大家好像都习惯了叫她“二蛋妈”,不知道她的本名和年纪,此时整个人真的是焕然一新!

“二蛋快下来,别累着你卫阿姨。”

卫孟喜一把拉住柳迎春的手,先是互相打量,从头到脚。

“你胖了。”

“你胖了。”

俩人异口同声,可不是都长肉了吗?

柳迎春笑,捏了捏卫孟喜的胳膊,“你先说。”

那卫孟喜可就不客气了,埋怨道:“你咋才来,也不提前说一声,这大半年我给你写过信,你咋也不回我?”

自从去年刚到矿区收到一封她的主动来信,卫孟喜跟她的联系就断了。

“对不住,我去上学了,忘记把新地址告诉你,就……”柳迎春不好意思的笑笑。

去年,菜花沟传过一段时间她的坏话,就说她不自量力,小小的初中毕业生也敢参加高考啥的,当时卫孟喜还鼓励她不要被流言影响,反正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能考上是天大的好事,考不上也不枉努力过。

话是这么说,但她也没想到她真能考上!客观来说,她都初中毕业很多年了,文.革前就没考上高中,重新恢复高考能跨级跳,考上大学的几率也不大。

“考上哪个学校?”

“书城医专。”

卫孟喜想起来,她是说过曾经想学医的话,“恭喜迎春姐,心愿得偿。”

一个寡妇,婆家娘家都死绝了,就是去上大学也只能带着儿子。但宿舍是公用的,孩子小,会哭会闹,生活习惯也跟大人不一样,她怕影响到室友,干脆咬牙在校外租了一间小房子。

她既要保证学业,又要为生活费房租孩子吃穿奔波,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掰成四十八小时的用,没收到卫孟喜的信,也就没想起来告诉她一声。

没有户口就上不了幼儿园,她又不可能把孩子背身上去上课。二蛋就是这样在书城的小房子里“住”了快一年,那可怜样卫孟喜都不敢想。

小孩那么旺盛的精力,她家这几个要是把他们关在屋里一天,等她回来屋子就没了。

柳迎春愧疚的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母子俩笑起来是一样的腼腆。不过,卫孟喜也没忘记跟她一起进来的男人,他的头发也是微卷的。

柳迎春不卷,儿子卷,这个男人的身份,卫孟喜心想不会那么巧合吧?倒不是说她重新谈对象或者改嫁不好,寡妇再嫁天经地义,但总不会巧合到她后来谈的对象也是个卷发?但要说是二蛋的亲爹,她是不信的。

那个男人好像叫许军,许军都牺牲好几年,抚恤金都发给孤儿寡母了,又怎么会死而复生?

可看长相,二蛋和他又隐隐有点像。

二蛋虽然看着腼腆,一眼看去更像柳迎春,但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的鼻子高挺程度,嘴唇的厚薄程度,都跟这个男人有点像。

柳迎春捏了捏她的手,“咱们进屋说。”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在院里,一会儿弹玻璃珠,一会儿逗狗,压根不关心大人进屋说啥。而屋里,卫孟喜也听到了一个堪比小说情节的奇迹。

是的,这个男人就是二蛋的亲爸爸,许军。

许军今年三十二岁,比柳迎春大五岁,俩人结婚的时候他已经属于这个年代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了,但因为当时在部队上当工程兵,还是一名排长,回乡下谈对象还是很受欢迎的。

柳迎春长相清秀,话不多,无父无母,俩人第一次见面就觉着合适,很快扯证结婚。一个在家挣工分,一个在部队当兵,聚少离多。

后来孩子出生前,他已经当上连长,在参加西部湾战争的时候儿子还未出生。本来是想要等战事告一段落的时候就回家的,谁知却因为一场意外造成重伤,人也失踪了。

所有人都以为他牺牲了,而且是遗体都没找到那种,部队也是等了很长时间没看到他回来,又有迹象表明他确实牺牲,这才给家属送信。

其实,他那段时间并没死,只是身受重伤,被边境农民救下,养伤花了半年时间,等兜兜转转联系上部队的时候,部队干脆让他将计就计,重新安排一个身份去打入敌人内部。

具体的细节他连妻子也没透露,卫孟喜理解,自然不可能追着刨根问底,反正只要知道他于年初圆满完成任务,升为团长,等再回到菜花沟的时候才知道妻子已经考上医专,母子俩都去了省城。

找到妻儿后,一家三口喜极而泣的团圆景象自不必说,许军触动很大,既然妻子是不可能离开书城的,她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不可能放弃,但他可以转业。

于是,他向部队申请转业到地方,适合他的兵种和专业技能的只有大型厂矿单位,而在距离书城市不远的地方,就有金水煤矿。

他选择到金水煤矿来,部队上很快同意,安排的职位也不低,居然是机修科主任,专门负责的就是各类大中型设备的维修维护,甚至采购以后可能也要走他们这一块。

卫孟喜咋舌,“那敢情好,以后他跟我家小陆就是同事了。”

忙使卫东和根宝去把爸爸叫回来,加什么班啊,你老乡,同村老乡来了,赶紧回来。

以前在村里,二蛋就是最喜欢跟他俩玩的,看电影都要互相帮忙占座的交情,立马小尾巴似的跟上,“我,我跟你们去,可以吗?”

狭长眼翘睫毛,眼睛水汪汪的,真像一只小鹿。

“那你可得跑快点,我卫东现在是我们班跑最快的,谁也追不上哦。”

“嗯,好。”小伙子腼腆的笑笑,但也绝不会落后。

卫孟喜安慰两口子,“你们放心,我家这几个熟,不会丢。”这矿区都快成他们的后花园了,哪儿到哪儿要是有近路的话,别人不知道他们都一定会知道。

果然,这里话音刚落,还没三分钟,陆广全就回来了,还穿着那身新衣服,但头上已经戴上安全帽,准备下井了。

两个男人见面,少不了要寒暄几句,虽然相差七八岁,但许军也不是话多的,跟陆广全倒正搭,以前在菜花沟关系也比普通社员要好些。

“我去炒俩菜,你们慢慢聊。”虽然她和陆广全是吃过的,但朋友来了再陪着吃一顿是必须的。

许军和柳迎春是下午才到矿区报道的,办完手续,把行李安顿好,没来得及吃饭,那就炒个大蒜茄子,切一盘卤肉卤鸡,来个洋柿子炒鸡蛋,炒两个时令蔬菜,再烧一盆青菜汤。

现在的锅灶好用,火力来得猛,只要洗好切好,几乎是不停歇的下锅洗锅又下锅,速度快到柳迎春都反应不过来。

“小卫你咋……咋这么快呢?”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先吃。”反正她卖卤肉又不是秘密,以前卖快餐的时候为了多争取一点看书学习的时间,她比这还快,比这还一气呵成呢。

整治上一桌饭菜,两口子又陪着他们边吃边聊,孩子们其实也不饿,但好朋友嘛,当然是要陪着二蛋,哦不,许久治吃饭的。

二蛋的大名叫许久治,可能是大家都觉着“二蛋”不好听,傻里傻气的,就全都改口叫许久治了。

“这名字也是他爸当年的信里说的,寓意咱们国家长治久安,永无战事。”

卫孟喜知道她又想到“守寡”那几年的苦日子,忙把话题岔开,“许三哥,你准备啥时候正式上班?”

许军在许式一族里排行第三,她跟着陆广全按照村里的辈分称呼。

“先把住的地方收整出来,下个礼拜一吧。”

“那行,明天我去帮你们收拾怎么样?”

许军进门就知道她现在可是大忙人,做着正经生意的,“咱们之间不用客气,你忙你的,等收拾好了还要请你们暖房呢。”

他终究是团级干部转业,又是立过功的,矿上就是没房子也得想办法给他们腾一套出来。房子小,行李也不多,收拾起来也不用多长时间。

卫孟喜从善如流,“那行,要是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你们只管说。”转而又说起自己明天要去金水市,他们需要啥能帮忙带回来。

她能明显感觉到,陆广全的心情更好更放松了。跟徐良虽然也有话聊,但因为是她要求着办事,他内心深处告诫自己要帮她出力,每说一句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跟许军不一样,他俩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又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国人的“同乡”情节还是很重的。

平时看谁都不顺眼的苏奶奶,对许军和柳迎春倒是很和气,走的时候还帮着一起送到村口,嘱咐有时间常来玩儿。

“别看了,我脸上没花儿。”

卫孟喜收回目光,“你不是不喜欢应付咱们这些‘穷亲戚’吗?”怎么今天这么热情。

“真正的穷人是精神贫瘠的人,有些人目前经济困难不代表精神也贫瘠,你这些朋友里,也就这两口子还行吧。”

“拉倒吧,桂花嫂不行吗?”

“太笨。”

“那文凤呢,你别说她也笨。”

“胆小如鼠,成不了气候。”

卫孟喜:“……”

好吧,她就不该问,这老太太嘴里不会有好话的。

她又不是她妈,就是她妈也没管过她跟谁交朋友,朋友一定要找比自己强的人吗?那叫抱大腿,不叫朋友。

“你的小学毕业证不打算用了?”

卫孟喜一拍脑门,差点忘了,前几天听说初中补课班开始招生了,她把小学毕业证拿出来放桌上,一忙又忘了。“我明儿就去报名。”

“哼,这还差不多,要是不读书,你也就有点小聪明,饿不死而已。”苏奶奶还问怀里的小呦呦,“你说是不是啊宝?”

呦呦忙着吃巧克力,敷衍点头,这是久治哥哥给她的哟,她一次也才舍得吃两颗而已啦。

卫孟喜本来不是忘性大的人,但因为太忙,经常是做着某件事的时候又横空冒出另一件事,一被打断,时间被第三件事占据,她就想不起了。

苏奶奶虽然说话不好听,但确实经常提醒她,有些时候她都记不得这件事了,老太太还能言之凿凿的凶她,说她这样的在旧社会连大丫鬟也当不上。

苏奶奶之于卫孟喜,相当于半个不情不愿还嚣张跋扈的老秘书吧。

***

第二天交完材料,当然,执照没办下来,她就不可能把四千块付给姚永贵。

有钱欠着,他不为别的,就为拿到钱也得出点力,一旦钱付清,那就别想了,帮忙是情分,不帮他也能说是本分。

除了买东西和吃饭的,卫孟喜这几天又挣回一百多,勉强能维持家用,剩下四千块她藏在老地方,必须保证要用的话立马就能拿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