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二将相逼(1 / 2)
寿春都督府内
“什么?郭淮!都督居然听信一个反贼的片面之词?”偏将军张虎拍案而起。
”是啊,郭淮既然已经投降蜀汉,怎么可能还来相助我大魏,此间必然有诈,请都督明察!“乐綝也出声反对。
王凌低头默不作声。
原来那日王凌见过郭淮后,反复拿不定注意,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和张、乐二将共同商议。虽然预知二人肯定反对,但是还是想听听他们的看法,毕竟平日与二将相处不错,即使二人不同意也不会是那种投机诬告的小人。
张虎见王凌不作声,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万一王凌人老智衰,被郭淮一时花言巧语迷了心智可怎么办?他只好一个劲给乐綝使眼色。
乐綝虽是武将,但不似张虎那么鲁莽,还是颇有几分智谋。他见王凌不做声,知其已有心动,于是起身说道:“都督,如今国家正在危难之际,你我一言一行都得小心行事,且无论郭淮所说是真是假,就单说都督这私见郭淮一事......张将军与我自然是相信都督一心为公,但是寿春城中鱼目混珠、人多口杂,万一有人撞见了上奏朝廷,到时候可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陛下的性情,您知道的.....”
乐綝的话很有份量,王凌立马抬起头来,他微眯着双眼,思考着。乐綝刚刚的话虽然心平气和,却是不动声色的向他传递出几个关键信息。
第一,对于王凌个人而言,与如何保卫淮南相比,眼下洗清私通敌国的罪名似乎更重要。丢失淮南,曹魏即使治罪也最多不过削爵罢官,但是如果是勾结敌国势力,对于边疆重臣来说,绝对是没有好下场。历来没有那个皇帝可以容忍这种边疆的勾结反叛,尤其是面临大战之前,宁可错杀也绝不会放过。因此,无数功勋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反而因为一道敌方的反间计死在自己人手里,典型的如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被赵王杀害。这些还是莫须有的罪名,更别说王凌的确和郭淮相见了。
第二,曹睿虽然年轻,但是精通权术,而且继承了曹操、曹丕的帝王无情残忍。对于勾结叛国,绝对是严惩不贷,而且极有可能诛连相关,参见郭淮前事。所以在这种威压情况下,知情者很难隐匿不报。即使乐、张二人决心与王凌同进退,但是很难确保其他人也有这种忠肝义胆,万一有人.....
王凌越想越后怕,他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政治敏感可以说是不错了。与郭淮相见的风险他不是不知晓,只是大概上了岁数,一时念旧,加上自认问心无愧,所以才决心赴约。但是此事细想的确冒失了,此刻他心中深感后悔,这边对吴功业未成,自己就身陷万劫不复的危机中,真是得不偿失啊。
王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转头面向乐、张二人:“两位将军所言甚是啊,虽然我问心无愧,但这次确是我行事鲁莽了,一时糊涂,平白多添了这祸水......”王凌顿了顿,”那,依二位之见,如今应当如何?”
张虎大喜,心想乐綝这小子不懒啊,三言两语就把这顽固的老头说服了。他狂使眼色给乐綝,乐綝心领神会,微微颔首,笑着说道:“此事不难,请都督下令办好两件事情即可!”
王凌一时好奇起来,“敢问是哪两件事情?”
乐綝胸有成竹地说道:
“第一,即刻下令关闭城门,全城收捕郭淮,他既然敢来,未达目的此刻定然还在城中。都督抓获郭淮后,立即斩首示众,并传首京师,以示与反贼不共戴天。
第二,请都督下令准我与张将军出战,我二人屯兵合肥,与都督前后夹击,必破东吴!东吴一败,陛下龙心大悦,自然不会追究都督的细枝末节。”
王凌一听皱起了眉头,虽然自己后悔与郭淮见面惹上了嫌疑,但是用亲属故交的头颅邀功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况且他也相信郭淮的确没有恶意。至于下令出战这个嘛,倒是可以商议。
其实乐綝这么说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之所以提出两件事,就是知道以王凌的性情让他捕杀郭淮是很为难的,那么出于愧疚,王凌极有可能在出兵一事上做出退让补偿。
果不其然,王凌摇了摇头,“下令收捕郭淮,便会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何必扩大事端呢。依我看只需不再理睬他便好,谅他孤身一人在城里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说完,王凌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二人一眼,“至于出战嘛,我只是有些担忧兵力不足,二位将军前去合肥难有胜算啊。”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连张虎也听出来了王凌已经有所动摇,他连忙起身离席跪拜在地,“请都督放心,兵不在多而在精,昔日我父以7000人就能大破孙权十万,如今我军已有数万,何畏于东吴?倘若使我出兵,必定大破敌军,杀敌斩贼为都督建功!”
王凌听了心中苦笑,这个张虎只知前半句是兵不在多而在精,怎么不知后半句还有将不在勇而在谋呢?倘若他能有他父亲张辽一半的勇略,早就派他出征了。
乐綝见王凌还在犹豫不决,知道机不可失,于是也连忙离席跪拜,“出兵合肥,与寿春互相犄角之势,甚合兵法。合肥新城远离河流,若孙权来攻合肥,必舍弃水路上岸步战,城池坚固,孙权一时难以攻下,都督可以逸待劳,待东吴兵疲力竭再与我出兵夹击。若孙权绕道直攻寿春,则合肥驻军可于敌后骚扰,使其难以专注攻城,久之则敌军心不振,粮草不济,必定退兵。这是两全之策,请都督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