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觐见(1 / 2)
眼前就是三大殿了,淇国公丘福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行动竟然能够进行得如此的顺利,望着矗立在高台之上巍峨雄壮的三大殿,一时之间他竟然有些犹豫了。
说实话,这些禁军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这着实的令他感到有些意外。
禁军的将士,那颗都是从全国各个卫所驻军之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能够得到皇上的青睐,得意驻守皇城,护卫宫禁安全,那可就是皇上的面子。
可是,正是这些精英之中的精英们,在丘福所率领的军队面前,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完全没有一点像样的抵抗,除了来不及反应被杀的,大部分的选择全都是一样,弃械投降。
从一开始丘福就对于自己的胜利充满了信心,他统军多年,深知行军作战,首重的就是统军将领的信心。没有信心,那么什么仗也都不必再打了。
可是今天能够赢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却有些大大出乎丘福的预料之外了。
这些原本的军中的骄傲,皇上的面子,怎么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了?
这些禁军平时就会仗着皇上的宠信,狐假虎威,装模作样,像丘福这种在沙场浴血拼杀,以战功一步一步爬起来的将领们从来就看不上他们,可是以他们的实力绝不至于会如此的不堪一击,一败涂地,究竟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
看起来,这些年在京城禁宫之中安逸而平静的生活,远离了真正的战场的磨炼,没有了铁与血的洗礼,这些已经彻底的腐蚀掉了这一支精英的部队,让他们完全丧失了斗志,也失去了战斗力。
丘福想,安逸和平静正是治军的大忌,是为军为将者的死敌,这一点今后真是要引以为戒,时刻警钟长鸣才行。
感慨完了禁军的堕落与失败,面对着近在咫尺的三大殿,丘福的心里还是感觉到隐隐的有些惴惴不安。
三大殿,这不仅仅是三座金碧辉煌的建筑而已,它们还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
可是如今,丘福已经率军攻到了它们的面前,连他手下的这些气势如虹的虎狼之师们,在面对这三大殿的时候,也禁不住有些踌躇了,一个个止步不前。
再进一步便是直接挑战皇权的威严,怎能不叫人心生犹豫?
在发动这场进攻之前,丘福和夏原吉整整长谈了一日一夜,在夏原吉看来,如今宫中消息封锁,皇上生死不明,这样混乱的情况最有可能的,是宫中的那些对权力野心勃勃的,如王全之流的宦官们,挟持皇上,制造混乱,图谋不轨。
丘福是不太愿意相信那些阉宦们能够有如此之大的胆子的,一群连卵子都没有了的狗东西,连男人都不是,有本事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不过他相信夏原吉的话,他更加相信汉王殿下。
丘福是真正行伍出身的军人,征战厮杀了大半辈子,没什么文化,不过从骨子里,他对于像夏原吉这样学识渊博,又一身正气,甚至于带着点文人的酸腐之气的读书人,还是很有些尊敬和羡慕的。
夏原吉的推测虽然非常大胆,但是很有道理,也十分合理,是唯一能够解释目前这种混乱局面的说法,他没有理由质疑和反对。
更何况,与夏原吉合作,这是汉王殿下的意思,丘福自从决定拥戴汉王殿下的那一天起,便决心唯汉王殿下的马首是瞻,言听计从,把自己今后的命运与汉王殿下紧紧的绑在一起了,所以他没有理由,也不愿去质疑汉王殿下和夏原吉的判断。
眼前的形势已经如此紧急了,容不得半点迟疑,于是他和夏原吉一商议,决定利用自己手里的这点兵力,加上汉王殿下的护卫军队,冒险进攻皇城平乱。
带兵进攻皇城这种事情,几年之前丘福就曾经干过一次了。
那一次叶枫派他的义兄张胖子,带着代表汉王殿下尊贵身份的玉牌前来,丘福带上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直奔皇城,一举击溃了李飞虎率领的京城巡防营叛军,立下了大功。
虽然那一次之后,皇上表面上没有封赏,可是对于汉王殿下,却更加的倚重和信赖了,以致于这几年太子一党控制下的御史们屡次弹劾汉王殿下拒不前往封藩之地,赖在京城,皇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置若罔闻。
今天丘福又要率军进攻皇城平乱了,这一次之后,或许汉王殿下今后就不再仅仅是一介藩王了,或许就能成为真正的东宫太子,未来的储君,那么居功至伟的丘福未来的前程,也将不可限量。
想到这些,丘福的心里就会止不住的一阵激动。
不过激动归激动,丘福也并没有被这些冲昏头脑,与夏原吉密谈的这一日一夜,他们反复推演了很多遍他们的行动细节,以确保能够一举成功,万无一失。
可是尽管他们之前计算过了可能会遇到的所有困难与变化,却怎么也没有计算到一切居然会进行得如此顺利,顺利得令到他的心里有些诧异,有些隐约的不安。
所以,当真正面对这三大殿的时候,连丘福自己,也不禁有一些犹豫了。
就在丘福和手下的将士们踌躇不前之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丘国公何故迟疑啊?”
丘福回头望去,他身后的部队自然的分开,让出了一条道路,夏原吉踏着坚定的大步,正朝他走了过来。
丘福一时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对夏原吉解释自己心中的犹豫不安,又不愿他认为自己是临阵畏惧不前,于是顾左右而言他,指着前面对夏原吉说道:“先生请看,前面就是三大殿了,依先生所言,皇上极有可能便被那伙阉贼藏于殿中。”
夏原吉点点头,说道:“不错。”
皇城之中虽然宫殿屋舍众多,不过后宫之中人多眼杂,不利于行此等大事,相较之下,三大殿比较独立,而且易于看守,更有利于封锁消息,乃是最为适合行此逆举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