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潮水(1 / 2)
木连负责的工作其实很少,不论是指挥战争,还是处理内政,这些对机械心脏里的荣绒来说都是轻而易举。这显得他就是台面上的发声人偶。木连不觉得这是坏的,他觉得这是相当好的。
距离世界线合并还有四百天。木连心里清楚,要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重建民联体,基本是不可能的,要说驱逐邪眼学社,也太理想化。他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将每一个城邦的人口数据、公民档案资料库收集起来,与上一条世界线进行比对,为了达成目的可以选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大局上的努力他是全权委托给荣绒,没有他指手画脚,那位共和之剑反倒能发挥得更好。那么实际上他的工作就是演讲,到处演讲。从一个社区到另一个社区,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
本世界线里的民联体被切割为三百一十一个城邦,包括陆地城邦二百七十二个,海上城邦三十九个。平均每座城邦人口在二千五百万人左右。屏障的范围、农业生产、地质地貌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人口容量的上限。木连必须承认,在这条世界线里,勤劳智慧的人民缔造了叫人惊叹的城市景观。每一座城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无一例外地巨大,许多人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街区,不单是因为自给自足的社区环境,更重要的是超级城市的规模实在是大到离谱。一位普通的公民用脚步丈量远平城的每一条街,他需要不眠不休地从封建时代一直走到近现代。
然而城市的高度复杂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这是一个拥挤的时代。每座城邦只有三到四个对外的交通站点,每个站点对应一条城际隧道,而隧道的宽度容纳的轨道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单位时间内人口流动的阈值就是十分严格的。
现代城邦的城市建筑布局是立体的,纵深方向上有明显的多层结构。因为屏障的缘故,许多工程设计上的自然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如高空的风速等等,在这样一个巨型立方一样的的建筑群里,公路的设计同样立体,如血管一样。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依然不能改善城市交通整体的低效。这是复杂结构带来的天然弊病。
每一座城邦都会向下细分为多级自主行政结构,最基础的五百人社群,十到二十个社群组合为社区,社区产业结合达到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程度就形成民自社,这是从民联体时期一直沿袭下来的。只是由于时空的变化,不同世界线里的民自社,其组织形式和人口规模有了相当大的差异。
城邦政府并不是一个威权机构,就如城邦联合体本身一样,更多是是作为宏大叙事的一面光鲜旗帜。遇到邪眼学社袭击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城邦政府靠不住,但组成城邦的一个个民自社,依旧是老一辈群众心中永恒的港湾。
只是在近三十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的鬼魂在这个新时代卷土重来,民自社的稳固结构也同样受到了冲击。归根结底是因为私有制的土壤没有被完全消灭。在民联体时期制定的一系列保障公有制度的法律条款都在资本寡头和官僚们不懈的努力下被篡改和取缔。富人更希望自己的财富在死后由自己的血脉宗亲直接继承而非回馈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