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鼓山宛如一片空白(2 / 2)
同事问他们怎么了?
“没怎么。”
郁姝宁终于忍受不了,跑去了洗手间,把自己关在里面。她打开水龙头,听水流冲刷的声音。
她总是用水流代替眼泪。
她给丈夫打去电话,视频那一头的边泽脸色苍白。
怎么办?
郁姝宁失语了,她只能比划着口型,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脸庞,神情陌生。
边泽沉默了一会儿。他说,“我请假去鼓山一趟吧。”
“我也去。”
“你留下。”
“凭什么?”
“这个家不能没有主事的人,你留下。”
“你就这么忍心让我留下吗?”
边泽低下头,将双手贴在脸颊上,叫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好一会儿,他抬起头说,“那我们一起去。”
边宁有条不紊地诉说自己的意见。
粮食问题要解决,无非是开源节流。开源的话,耕地是必然的,秘境囊括了郊野,但这点耕地不足以支撑鼓山市民的消耗。无土栽培是一个解决方向,合成食品同样是一个解决方向。这些科技都在伊尔公司的掌控下,也就是集中在西区科技园,到时候不可能等人家分发,而是要真刀真枪去抢过来的。
凭着一帮学生的努力,无论如何是不能完成自救的,互助会需要外援,而边宁正打算联系乌派同志们,他们组建的自救团将会是未来抵抗上层公司势力的主要力量。
原本他是不打算建立青年互助会的,但后来考虑到年轻人的特性,这才打算亲自下场,建立起这样一支队伍。未来的互助会成员都会是青少年,超过三十岁就不符合标准,而低于十四岁也不在考虑范围内。中间这个年龄段的,基本是有知识,有理想的同志,他们的力量可以改变许多事情,也能在将来的局势变化里起到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边宁的提议是将学校的操场和绿化带都用于耕作。
年轻人没有农耕经验,也吃不了这个苦头,不过倒是有解决办法,那就是用义体去种田,专业的农用义体是有的,丰收家一系列的义体就是为此设计。学校里这些义体改一改倒也能用,不过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无非物质和能量,物质是粮食,能量自然是电力,南郊聚变电厂是必须拿下的,否则公司给鼓山断了电,互助会一切的行动都无法展开。只是这些对学生们来说太远了,届时会有自救团负责解决,边宁只需要带着同学们先活下来。
目前最紧要的任务反倒已经不再是吃饭问题,而是互助会的纪律问题,往小了说是要便于管理,往大了说那是统一思想路线的大事。没有严格纪律和明确目标的队伍是成不了事的。
边宁打算成立一个纪管组,用于督促同学们的生活、学习、生产规范,同时也兼职化宣传和思想指导工作。
这个意见颇引来争议,只是大家牢骚归牢骚,心里是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边宁说要选举纪管组,顿时有许多同学举手,于是就叫他们一个个自己上台介绍,到时候投票选出一百个名额的纪律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