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针式打印机成功 三代飞机继续试飞(1 / 2)
第八章 针式打印机成功 三代飞机继续试飞
到了二月中旬,窑岗接待各地代表的工作就开始忙乎起来,最早的代表有二月初就来到窑岗的。www.126shu.com那些边远地区的代表,都是过了年就离家奔窑岗过来。由于路程太远,没法准确估计路上的时间,加上来窑岗心切,很多人都是早早的赶过来。最远的要数姜镶他们乌拉尔山地区的代表,还有宁德他们那边里海南岸的代表。和很多边远地区一样,所谓的代表,也并不是真正选举产生的,大多数都是窑岗的干部指定的。还有那些有名望的宗教人士,更是窑岗官员指定的要参加大会的,而且是不来都不行。这些也会窑岗这边悄悄下的命令。
这次本来张献忠不想回来,因为进军乌斯藏不顺利,老张觉得没脸回来。可是张知木几次亲自发电报,请他务必回来。而且还给四川的赵金利发电报,让他陪着张献忠一起回来。
接待工作开始忙,李岩他们反倒是已经不那么忙了,因为大量的文字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有些东西已经开始印刷。只是一些需要斟酌的资料,时间还来得及,李岩让先等等再印刷。
经过张知木不住的催促,针式打印机,在李栋刘宝学他们提供了新的合金之后,经过反复试验,使用寿命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张知木马上命令杨昌组织一批打字快的人集中训练,以便民众代表大会需要紧急文件的时候,就用汉字终端输入汉字,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现在能用拼音输入汉字的人不多,而且速度也不快,杨昌害怕耽误使用,请求调来一批发报员,因为军队里面的发报员,都是将常用电报码背的滚瓜乱熟,请他们来用电报码输入汉字速度可是能很快的,只要给他们培训一下计算机的使用,还有编辑技巧就可以了。
这事跟指挥中心一说,欧阳鹤大力支持,让刘云派出来一批发报员来到杨昌他们计算中心。杨昌他们搞计算机的技术人员,抓紧时间给他们讲解简单的计算机原理,然后培训他们使用计算机。尤其是各种录入方式。结果发现,这些人不但用电报码录入速度奇快,用拼音输入法也是速度比一般人快的多。这事引起了杨昌的主意,敏锐的杨昌觉得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究竟在哪,他不清楚,就给张知木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这事。
张知木想了一下说:“总结一下,他们为啥使用计算机时录入速度这么快,作为我们今后培训计算机操作员的参考。我们今后可能要增加了一个职业,就是计算机操作员。对了,我看到了,我们打印出来文件已经很漂亮,就是我们比划太多的文字有些模糊。这样,我们现在有二十四点阵的字模库,还要开发三十六、四十八,甚至更大的字模库。还有,你们可以将打印出来文件送给范总编,让他们看看是不是可以根据这些打印的文件制成印刷版。要是可以的话,今后很多东西就不用铅字排版了。”有的繁体字笔画多的吓人,用二十四点阵的字模都很难表示清楚,十六点阵更不用说,所以一开始张知木就在汉字终端上用上了二十四x二十四点阵的字模。
“好好!这些事我马上安排人办。不过,那个字模的事,也要请范总编他们出人帮着搞。这个排板的事可是大事,要是成了可是不得了。”杨昌有些激动,他隐隐约约感到计算机要改变很多东西,或许是张总说的那种巨变就要来了,只是他心里还没有想明白。
不过汉字终端,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人们的接收电报方式。通过短波通信,信道不好的时候,用电报是非常方便的方式,尤其是用汉字终端进行交互式会话更是准确方便。在终端屏幕上分开发出和接受两个窗口,只要将要发的文字输入到发出窗口,一按回车键,文字的编码就会自动的发出去,如果对方接受错误还可以重发,而且发出的的文字都是经过校验的很难出错。这样直观可以交互操作的电报,受到军队官兵们的极大欢迎。
改变在慢慢发生,官兵们对于这些新鲜东西已经不是感到非常震惊,奇迹不断地出现,他们已经适应了。
李云鹤他们那边的飞机试飞也进行的紧锣密鼓的。单座的飞机和双座的轮番着飞。陈玉峰和欧阳鹤每次见到张知木都说,其他事就交给别人去干吧,你现在应该盯着飞机那边的事。
其实张知木跟着他们也使不上劲儿,对于飞机他知道的也都差不多说完了,现在飞机飞机上的很多具体事张知木根本都不懂。
不过,很长时间没有飞机那边的消息,张知木也非常想去看看。正好周遇吉回到窑岗来见张知木。
张知木对刚坐好的周遇吉说:“周大将军!先把水喝好,我们有事车上说,喝完水你跟我去一趟飞机场!”
周遇吉北征开始离开窑岗,一直没回来,两人有太多的话要说了,周遇吉没客气说:“我实在是太渴了,我喝完水就跟你走!”说完,对送水进来的杨玉琳说,“杨姑娘,你就把水放下吧,我自己喝!”
杨玉琳开玩笑的问:“怎么回家了,夫人连水都不管够吗?”
“哎!我回来前在包头见到了她一面,本来想让她跟我一起回来,可是她们那边的事也是太多,走不开,我又等不及要回来,就自己回来了!我们这边家里没人,也不愿意再找人,就自己凑乎了!”周遇吉说。
“唉!周将军现在的家在包头,周将军自己在蒙古那边。你们是真难凑在一起!”张知木说,“不然,想办法把你们调在一起吧!”
“哎!都是小事,张总就不用操心了!”周遇吉喝着水说,“我们都是老夫老妻了。我回来要说的事,哪件都比这事大!”
听了周遇吉的话,张知木心里也有些不忍,还有很多周遇吉这样的官兵们驻扎在各地,也都是很难团圆。
杨玉琳开着玩笑说:“周将军是不是在外面又有了花花肠子,连家都不顾了?”也只有杨玉琳这样的人,既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又身份特殊,才能和周遇吉这样的大将军开这种玩笑。
对杨玉琳的玩笑,周遇吉也是很受用,说:“嗨!别说我没那心思,就是有也不敢啊!你嫂子那个母老虎你还不知道吗?要是知道我有啥花心,还不阉了我?哈哈!”
周遇吉的玩笑话,也有一半儿是真的,周夫人是蒙古人,也是马上地上功夫了得。不过,周遇吉夫妇感情是真的非常好。张知木知道,原来的历史上,李自成进攻的时候,周夫人就是和周遇吉一起在广武战死的。现在周夫人接下了原来周遇吉在包头这边的工作,而且干得非常好。也让周遇吉可以放手处理蒙古这边的事。
去飞机场的路上,周遇吉要说的话就挡不住了。
“张总,我这次回来,最重要的事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请你批准修建从我们窑岗到北海(贝加尔湖)的铁路。这件事对北面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段时间,我们分成几路,对北海周边的河流进行了考察,我们准备以北海为中心,建立一个沟通进出北海周边所有河流的水路交通网。这样的交通网可以覆盖北面很大的地区。北海可以进入白水洋(北冰洋),从那里可以进入我们东面大海。我们还在研究,将北海的一个支流和黑龙江的一个支流用运河连起来。如果这件事成了,我们北海流域和黑龙江流域的水路交通就完全连起来了。北面虽然地广人稀,可是各种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你让我们找的铜矿和煤矿也都有眉目了。我们从各地带回来很多矿石,已经交给卢先生他们,就等着他们给鉴定!”周遇吉的话,根本不给张知木插言的机会。
从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谈起,又谈到给地各民族的治理,说起来没完。
终于等到周遇吉喘口气儿,张知木说:“我同意将归化到乌兰巴托,到北海的公路等级提高一下。这条铁路也一定要修。可是你看到了,这条铁路里程非常长。而且不是马上能见到效果,我们全国那么多人口密集区的铁路都顾不上。你们这边的铁路要等一下。”
“哎呦!张总啊,我们这边铁路的路基,修建工路的时候就同时开建了。我们是向宁德将军学的,路基我们按照标准修建,不用窑岗这边出人出力,我们那边有那么多俘虏,还有士兵,我们一起上阵。只是你们将多余的钢轨给我们,我们铺上钢轨就行!”周遇吉看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
“你想的太简单了,这么长铁路,需要很复杂铁路控制系统。再说了,靠近北海那边是在永冻层上修建铁路。那边的地下,到了夏天也不能融化是不是?”
“是啊!地下面一个夏天也化不透。地下几米就是冻着的。不过,我们可以将路基修到冻着的地方,这样路基更稳定!”
“呵呵!没修路基的时候,那个冻层是不化的,可是修上路基,加上上面火车往来震动,这些永冻层就要融化了。那时候,路基就要下沉,钢轨就不平稳,火车再通行就危险。”这些知识,是前世的时候看修建青藏铁路纪录片时看到的,可是没记住哪种治理办法更好。
“会这样吗?不会吧!”周遇吉实在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现在这条铁路是他最重要的事。
“当了然!”张知木说,“不过,这样的情况只有到了永冻地区才有。南面大部分地区还不用考虑这些事。就是这样地区,我们也可以想很多办法来解决。比如,用碎石堆砌的办法等。不过这些事,我们还要和卢先生研究一下,要安排一个小组专门研究这样的事。我们还要在很多永冻地区修建铁路,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听了张知木的话,知道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周遇吉心里踏实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