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研制工具 红玉生日(1 / 2)
第二十四章 研制工具 红玉生日
和陈玉峰等人一起商定了尽快北的事儿以后,张知木觉得走之前,有些事情还要和李云鹤、卢炳义交代一下。www.126shu.com
早晨一班儿,张知木让杨玉琳派人去请卢炳义和李云鹤。
先到来的李云鹤一进来,还没坐稳说:“张总,你们这次北我给你们的车都换胶皮轱辘,让你也享享福。”
张知木没想到这么快有胶皮轱辘了,问:“这么快有胶皮轱辘了,你不是让我给你去做实验吧?”
李云鹤很不满意的说:“你看你,我是好心让你享享福,你还不领情。我们的胶皮轱辘马车在窑岗和秀容之间来回拉客人,已经好长时间了。再说了,我给你们的车都配了备胎,你不用担心路的事儿。”
张知木知道有了胶皮轮胎和钢簧,这样马车舒适度又可以提高一大块了,同样的车运输能力也可以提高不少。张知木说:“我还是听出来了,用胶皮轱辘跑长途我们还是第一次。没事儿,我给你们带个头,我们回来以后,你们的客运马车都可以改用胶皮轱辘。那时候,杨靖的马车可得挤破脑袋了。”
李云鹤哈哈一笑说:“哈哈,杨靖也是这么说。这次杨靖要亲自跟你们一起北,我会派一个小组跟着你们,路有啥事儿直接能处理。我们的改造的客运马车后面左右各安两个轱辘,前面两个,这样一辆胶皮轱辘的马车有六个轱辘。以后我们的客车叫六轮马车了。”
张知木说:“好啊,这事儿让《窑岗周报》宣传一下。我看以后我们搞汽车,起码轱辘有了。”
这下子,李云鹤又从张知木嘴里听到了新东西,忙问:“张总,你说的是啥汽车?是不是要搞蒸汽机的汽车。”
张知木知道自己又说多了,回答说:“你啥脑子,蒸汽能驱动车我们还搞铁路干啥?假设你的蒸汽机能放到车,也得有那样的路面才行。”
“那你说的是啥汽车?”
张知木说:“我回来以后,给你们讲一讲用汽油和柴油驱动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原理。你别问了,我告诉汽油和柴油都是从煤焦油里蒸馏分离出来的不同的油。用汽油和柴油代替蒸汽机做发动机,会体积小动力大,我们也会用他做车子的动力了。”
李云鹤说:“难怪,你一直让把煤焦油留着,是有这样的用处啊。那以后马不没用了吗?”
“马早晚会淘汰,不过有些地方,道路不好,还需要马匹。”张知木回答说。
张知木是觉得和李云鹤特别的投缘,和他在一起,说话不用有任何掩饰,非常松弛。
卢炳义进来后,张知木停止了和李云鹤闲聊。
给卢炳义先生倒了一杯茶后,张知木说:“这几天我要北一次。有些事儿我想和你们交代一下。我们窑岗发展的速度太快,有些事情我们都来不及仔细的思考。不过这一阵我看到一些问题。虽然我们窑岗有些地方已经从蒸汽动力阶段向电气动力阶段跳跃式的发展了。可是我们好多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都还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第一件事儿,说我们粮食装卸吧,在淮安和凌水码头,散粮都是人用箩筐从船背着装卸。效率低不说,浪费的粮食也是惊人的。我想我们现在有了胶皮,可以搞传送带。而且传送带,可以互相接力传输。这样的话。效率提高多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说着,张知木把几张传送带的示意图,递给李云鹤和卢炳义。
卢炳义和李云鹤很快的明白了张知木的意思。李云鹤说:“这东西可是好东西,而且不难。回去我们搞这东西,我们有好多人都想带一个小组搞一点东西呢。不少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正好安排点儿事给他们。”
卢炳义点点头没说话。
张知木又说:“我看了我们建楼的工地,所有的建筑材料还都是用人抬肩扛的,效率低,工人累的不行。我们可以用卷扬机来提升建筑材料。我也看了有些地方用人通过滑轮拽的办法提升重物,我看效率还是低。我们用电动卷扬机,通过滑轮提升车的办法会一次提升很重的东西。这东西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好安全措施行,也没啥难度,可是能提高很大的效率。”
卢炳义看着张知木递过去图说:“云鹤啊,这东西你要先搞出来。我们马能用,有了这家伙可方便多了。你可以搞两种动力的,有电的用电,没有电的可以用蒸汽动力。”
“这种起重机你也要搞成双动力驱动的。”说完张知木又把一种岸基起重机的图纸递了过去,介绍说:“这种起重机既可以建楼时用,更主要的是建在固定码头,用于装卸船的货物。”
卢炳义看完起重机后说:“这种起重机不但能提高装卸的效率,而且一些大型的过去没法装卸的货物都可以装卸了。尤其是我们以后造船的时候,这东西更有用了。”
李云鹤的脑子更活跃,他说:“张总,我们现在设计的是小型起重机,以后我们可以设计更大的气重机。到那时候,那些小船,我们也可以一下子给他们吊起来。”
介绍完这些东西,张知木又给他们介绍了一些小工具,如手持式电锤、电钻、电锯、砂轮等等还有适合水泥建筑使用的膨胀螺栓等等。
卢炳义很感慨的说:“张总,你介绍的虽然都是都是小东西,可是这些小东西我们都搞出来后,我们的工作方式和效率都会改变不少。”
张知木说:“这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还可以鼓励大家一起搞发明,有啥好想法,让大家提出来。如果我们采纳了,要奖励他们,这样大家都有积极性,事情好办了。”
卢炳义说:“张总的建议好,我们回去都宣传一下。对了,你说的今年的第二次考试的事儿,可别忘了,好多工人都等着呢。”
张知木说:“你看,我们把这事儿忘了。这件事你要抓紧弄吧,别耽误了,也不用等我。我看我们要成立一个教委,负责学校和个人培训等事务。没人管好多事都耽误了。”
卢炳义说:“这事儿我安排吧。”
李云鹤说:“那些机械设备的事儿,我来安排。”
二人离开的时候。再怎么突然对李云鹤补充说:“对了,你告诉那几个搞钟表,他们那种座钟可以生产了。不过现在要他们搞一种能带在身的小型的钟表,要有金属外壳的。”
送他们儿出去一回来,杨玉琳也跟着进屋了。张知木说:“过来给领导揉揉肩膀。”
杨玉琳说:“美的你。哎,今晚有人请客,你跟我一起去吧。”
张知木故意说:“那可不行,我也想廉洁奉公,绝对不吃请。”
“是小红玉,她不是刚刚分了一套新房子嘛?今天又是她的生日,请我们去做客。她说要露一手烹调手艺。人家小红玉不是一直惦记着你吗?”杨玉琳说完,张知木觉得这些话听着有点儿别扭。
“哎,我说怪了,你知道人家惦记你男人,你还要带着你男人去他们家做客?”
杨玉琳呵呵一笑说:“我佩服小红玉这一点儿,她是公开大胆的惦记。不过我知道她不能把我从你心里挤出去,她也不敢。我要是不带你去,显得我小家子气了。”
杨玉琳话说得自信又有些霸气,张知木喜欢杨玉琳这一点,人很大气。张知木说:“好啊,你过来让我抱一抱,我跟你去。”
杨玉琳当然愿意了,不过一会儿,杨玉琳推开张知木说:“得啦,回家再说吧,你这里人来人往的,看哪天叫人看见了,你怎么办。”
张知木问:“我们带些啥礼物呢?”
“礼物我都准备好了,你别操心,到时候跟我走行。”杨玉琳说完要出去。
张知木说:“你等等,你派人去学院实验室去找清风子,说我需要一些味精。他昨天派人说味精成功了。估计他们还能剩一些。还有去陆琪他们那,我让他们的木匠做了几把吉他,也叫六弦琴,去给我带回来。”
这次窑岗分房子,给了刘班主和小红玉每人分了一套独楼,这一点窑岗人没有任何人有意见的。都觉得刘班主尤其是小红玉应该住在最好的房子,因为小红玉现在是窑岗人的骄傲。
小红的这座独楼独院,虽然没有张知木和陈玉峰他们的大,可是已经不小了,足有三百平。小红玉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可是下足了功夫。自己装饰的非常有特点。杨玉琳一提起来有些发酸,多少有些嫉妒。后来张知木宽慰她说:“小红玉除了唱戏啥也不想,是研究怎么收拾自己那点儿事儿,你看你,我办公室的这边的事儿,我不管的你都要管。还要训练女兵,你哪有时间和小红玉这些。”
这样杨玉琳的心里才顺了一点儿。
本来小红想请师傅也是义父刘班主一起过来住,可是刘班主不同意。小红玉让剧团里的关系好的几个姐妹一起过来住。
今天晚,小红玉还请来了剧团里的几个主要演员和刘班主一起过来了。由于有张知木和杨玉琳一过来了,使小红玉觉得很有面子。
由于天气很好,小红玉把桌子摆到了院子间,这样那个点起了两盏电石灯,院子里被照得很亮。
杨玉琳来了进屋帮着小红玉几个姐妹忙去了。刘班主和那几个剧团的演员,与张知木谈起了准备重新在排演几出新剧目的事儿。
刘班主说:“我们现在条件这么好,不能只演《大唐贵妃》和几出老剧目,我们还要多排几出新的剧目。”
张知木也说:“是啊,你们也可以扩招一些人员,多搞几套人马。刘班主,我还觉得有你应该忘记你是一个班主才行,我们还可以招收一些其他的剧种,建立一些其他剧种的剧团,这样才才能丰富我们的演出。很快我们的电灯会达到实用阶段,我们的演出条件也会更好,舞台效果也会更提高一个档次。我们演出能力也要跟得,我们窑岗来来往往的人员越来越多,每人在窑岗看一场戏,那是不得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