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改变 > 第二十一章 造六分仪 研究照像

第二十一章 造六分仪 研究照像(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造六分仪 研究照像

人类很早知道通过天观测来在海导航,我国古人更是很早知道用牵星过海的办法在海为船只导航,并且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www.126shu.com

六分仪张知木以前也摆弄过,尽管当时玩儿的时候,没太当回事儿。回忆起来也不是太难的。这东西没有实物的话要给人讲明白,要费很大劲儿。见过实物不难了。

张知木回到窑岗以后制做了一个简易的实验模型六分仪,并把这件事儿和卢炳义商讨过。卢炳义为此进行了很详细的演算。最后,卢炳义告诉张知木,使用六分仪是非常好的定位导航办法。不过这是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支持才行,不但需要六分仪,还需要经精度很高的时钟。甚至时钟的精度能很大程度决定定位的精度。还需要一个完整的天球坐标系的星图,星图要标有主要恒星赤纬和赤经的坐标,还要精确描述太阳和月亮的赤纬、赤经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的编制出来天年历。这些事情是卢炳义的长出了。卢炳义先生已经根据张知木的建议,由卢炳义先生的一个弟子牵头,成立了一个天年历编制筹备小组。

有了这些基础,使用六分仪确定确定当地的维度和经度容易多了。

所以第二天研究六分仪的时候,张知木把卢炳义和孙亮,以及搞时钟的那几个人都请了过来。

首先由卢炳义先生给大家了一堂课。卢炳义给大家介绍了,天球坐标系的赤经赤纬概念,然后又推到出来了用六分仪测量天体角度,计算精度维度的公式。这个公式里的时间参数,要由制作时钟的那几位,专门制作出来用于航海的时钟来提供。

其实张知木用一个模型很快给大家讲明白了六分仪的工作原理。

六分仪所基于的原理很简单那是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际,六分仪也可以测量任意两物体之间的夹角。

六分仪在扇形框架背面有手柄供握持用,框架装有活动臂,活动臂最端即是指标镜;半反射式地平镜安装在六分仪的左侧(部,正对望远镜者),地平镜旁边还配有滤光片供测量太阳等明亮天体时使用。测量天体地平高度时,观测者手持六分仪,让望远镜镜筒保持水平,并从望远镜观察被测天体经地平镜反射所成的像;同时要调节活动臂,使星象落在望远镜所见的地平线。这也是地平镜需要用半反射玻璃制造的原因。

在天体的象与地平线重合时,该天体高度等于地平镜与指标镜夹角的二倍。而根据这一点来恰当地设计圆弧标尺的刻度,可以让观测者直接读出天体高度。为提高读数精度,六分仪活动臂附有鼓轮和游标尺。

张知木知道,自己只要介绍完这些基本的东西,这些聪明人会自己消化后,使六分仪更加实用。

石涛听完卢炳义先生讲课程和张知木对六分仪的介绍后,说:“今天,我真是大开了眼界。以前觉得自己学过牵星过海的本事,一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说实话,能听懂卢炳义先生和张总讲的东西,首先是我们接受了地球是圆的概念,通过今天我们更是加深了这种概念。不过,我知道这些东西要达到实用阶段,还需要做好多工作。我想和范司令请个假,留在窑岗和大家一起研究六分仪有关问题。”

张知木和范成坤都同意石涛留下来参加六分仪等事情研究。

卢炳义干脆建议,成立一个海导航系统研究协调委员会,具体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这件事儿有张知木和卢炳义亲自牵头。

大家一致同意卢炳义的建议,因为这件事儿牵涉的人员和部门太多,由张知木和卢炳义出面好办多了。这样也可以减少了具体工作人员的负担,让他们集精力搞具体的技术工作。

最后,张知木说:“今天的事儿定下来。你们参观几天之后,马开始工作。你们的办公地点可以选在窑岗学院,那里条件好,科研气氛也好。六分仪具体加工有孙亮他们安排,搞高精度的东西还是孙亮他们有经验。”

孙亮他们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天历法的工作还需要增加人手,卢炳义说他再想想办法。

张知木对大家说:“我们窑岗啊,啥都不缺,缺有用的人才。大家要想办法,给我们窑岗挖人才过来,记住是有奖励的。”

大家都笑起来,可是他们知道张知木的话可不是句玩笑话。

送走了石涛和林宗伟他们去参观去之后,张知木直接来到窑岗学院来找清风子。他想尽快的把照相的事儿安排给他。

来到清风子的实验室,张知木是一皱眉头,清风子他们的实验室,还是一片乱糟糟的,实验用的器皿到处都是,吃完饭没刷的饭盒,丢在旁边没人管。

见到张知木来了,清风子迎了过来,问:“张总,你找我一定有事儿,你快说吧。我们正做实验呢。”

张知木没好气的说:“我倒是建议你们把所有的实验都停下来。”

清风子一愣,问:“为啥?”

张知木说:“我告诉你们,没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你们是做不好科研工作的。”

清风子也有些激动,问:“你凭啥说我们没个严谨的态度。我们每次实验都是精心准备的。”

张知木说:“我不用看你们别的,看你们这乱糟糟的环境,不像是一个搞科研的地方。这说明你们做事条理性很差,不会合理的安排你们的工作环境,反应出了你们的浮躁。”

清风子本来还想辩解,可是一看实验室实在是太乱了,自己也知道实在是过不去了。笑了笑说:“张总,你别生气。我是忙的有些也顾不,我的弟子们也更懒了。”

张知木说:“有啥师傅会有啥徒弟,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从点点滴滴养成的。如果我们的学生们看到你们是这样工作的,他们也会学习你们,也都会这个样子。”

清风子这回是服了,说:“是我们的不对,尤其是我的不对。是我对他们的要求不到。今后一定不会这样,我保证。”

张知木这才缓过劲儿来,他不希望这样高级的地方弄得像猪圈一样。不过清风子已经说的这样了,自己也没必要在得理不让人了,对清风子说:“我们坐下吧。有个任务交个你们。”

二人坐下后,张知木说:“现在有专门给人画像的生意是吧?”

“是的,给人画叫小照,给死人画的叫影像。”

张知木说:“我想搞一种把人像印在纸的东西,叫照相吧。”

张知木知道清风子不可能理解自己说的,接着说:“我们在一个黑房间里的窗户纸捅一个小孔,窗外的景象会成像在屋里的墙。如果我们用一个白纸挡着这束从小孔里照进来的光线,窗外景象回成像在这张纸。”

清风子说:“这事儿,我知道。是出的影子是倒着的。”

张知木说:“太好了。如果我们要是能把这影像,给固定下来是不是好了?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是固定这个影像的工作。”

这样的事儿,对清风子来说还是没有办法的,问:“张总,你说需要怎么办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