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改变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茂归来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茂归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茂归来

张知木和陈玉锋等人刚刚回到岗顶,黄玉坤过来喊陈玉锋了,“陈叔等一下,我有事儿找你。www.126shu.com”然后黄玉坤和陈玉锋、张知木一起来到张知木的办公室。宋佳欣、杨青莲很懂事的过来给大家茶,杨玉琳好像在忙着什么没过来。张知木知道她是见黄玉坤在这有些不好意思。

黄玉坤看两位美女出去了,开口说:“陈叔,我今天是想问问你和徐嫂的事儿啥时候办?是春节前办还是节后办。我是一切都准备好了。”

陈玉锋这个久经沙场的人,遇到这事儿,却有些不好意思,很腼腆地说:“这事儿,我还没和徐嫂说开,还不知道人家是啥意思。”

黄玉坤听了陈玉锋的话,乐的不行,说:“还要啥说开啊。你给孩子们带的东西,人家徐嫂毫不犹豫的都收下了。你身穿的差不多都是人家徐嫂做的。你不在家的时候,徐嫂把你们的那套房子里里外外都收拾好了。我都不知道你俩到底是谁娶谁。我看这事儿我要是不来说的话,你们一个个都忙得谁也顾不。不过,徐嫂一个要求,婚后还要工作过。其实我这里也离不开徐嫂。”

陈玉锋说:“是啊,这段时间是太忙了。和欧阳鹤搞了一个军官的培训教材,知木要搞一个步兵操典,欧阳鹤还要搞一个啥阵法的东西都没时间。可是这些东西都太重要了,培训军官离不开,都要等着用。”

黄玉坤说:“你们说的我不懂,可是今天我要听一句你的真实话,到地是啥时候办这事儿。”

张知木说:“我看这样,陈叔和徐嫂好好聊一聊,他们自己拿个主意。”

陈玉锋终究是一个大丈夫,事儿说开了,他还是很爽快的,“我自己和徐嫂说说这事吧,看她到底是啥意思。至于,婚后工作的事儿,不是问题。让徐嫂窝在家里也不可能。一切都安我们窑岗的规矩办。”

最后,陈玉锋和徐嫂商量的结果是春节前把婚事办了,至于他们二人是怎么商量的没人知道。

窑岗人可能是大明朝最忙的一群人,张知木白天设计自己的发电机,晚给大家课。这次他给大家讲的是液压原理。开课之前,张知木看大家人还没到齐,跟李云鹤说:“生产的安全问题,你要好好地抓一下了。听说你们的手动葫芦的铁链断了一次,还伤了人。这些事情都要注意啊。”

李云鹤说:“唉,谁也没想到,那个焊接的铁链子环儿有一个没焊牢,开焊了。一直也没吊太重的东西也一直没事儿。这次吊那个蒸汽机的底座,由于太重了,结果有一个环开焊了。伤了两个人,好在都是外伤。有一个腿骨折,直接送到秀容‘神手张’那去了。张炳臣说还是送到师傅那去把握一些,不然他怕给留下残疾。”

张知木说:“这两天我把液压和气压的课程讲完,你们要组织人搞液压机和气锤。有了液压机我们的大件毛坯都要锻压处理一下,我们的枪管儿,冲压一下成了,不用现在那么费劲儿。由其是,我们的船用蒸汽机那个传动轴的毛坯料一定要反复的锻几次,这样可以改进材质。”

李云鹤说:“我觉得你说的那个气锤,用处更大。有了它以后不用轮锤子锻打了。”

张知木说:“这俩东西用处都不小。好多东西用模锻的办法,都可以一次成型,既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张知木课地时候,突然在听课的人群里,发现了清风子师徒的身影,这让张知木欣喜不已,因为张知木正想开化学课程。不过张知木还是守住心神,开始讲他的液压原理。

液压原理的基础是帕斯卡原理。

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的压强将以等值同时传到各点。这是帕斯卡原理,或称静压传递原理。

张知木用粉笔在黑板,画一个图解释道:

压强等于作用压力除以受力面积。根据帕斯卡定律,在压力系统的一个活塞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如果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的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的力将增大为第一个活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的压强仍然相等。也是说通过扩大第二个活塞的面积可以扩大压力了。

液压原理在一定的机械内,依靠液体介质的静压力,完成能量的积压、传递、放大,实现机械功能的轻巧化、科学化、最大化。

液压元件的分类共分四大类:

1、 把机械能变换为液体(主要是油)能量(主要是压力能)的液压泵

2 、调节、控制压力能的液压控制阀

3、 把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器(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摆动马达)

4 、传递压力能和液体本身调整所必需的液压辅件

由液压传动的特点决定,他有如下的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张知木自己没有搞过液压工作,所以他只能讲一些原理性的问题,具体工作如何解决,要有李云鹤他们的来做了。可是窑岗的这些人,原来都是一些能工巧匠,他们最需要的也是象张知木这样的指明一个方向。窑岗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愿意学习,愿意搞新东西。随时都可以看到在餐厅里、在浴池里人们都在争论技术问题。

等课程一结束,回答完一些人的提问,张知木来到清风子师徒二人面前,问:“我从张家口回来没见到你们,这些日子,你们去了哪里?我正要开化学课程,害怕你们听不到了呢。”

见张知木过来和他们说话,清风子师徒站了起来,清风子说:“我们是刚刚赶到,听说你今天讲课,我们放下东西过来。好在没耽误听课。其他的事儿,说来话长了。一会都散了,我们慢慢的说吧。现在肚子一直饿着,也没力气说了。”

张知木这才知道,清风子师徒是饭都没吃,饿着肚子赶来听课了。

张知木说:“走吧,我陪着你们吃饭去。一边吃一边聊。”

张知木他们的商队浩浩荡荡的离开窑岗后,清风子和张守坛犯犹豫了。他们觉得是该离开窑岗的时候,可是不知道为啥一向很超脱的清风子也犯糊涂了,他多年来,四处云游,从没有对一个地方这样不舍。难道是自己的心还没放得下?清风子给自己的答案是,自己不舍的原因主要是这里有张知木的知识,他们还没完全学到手,是这些知识实在是吸引他,不是凡心作怪。可是师徒二人觉得每天象客人一样,在这里被人伺候着,再这样呆下去也不好意思。

张守坛说:“师傅,不如这样,我们回去安排一下,带着自己的行李再来,让张总帮着安排一个地方,我们住下来,我看张总是个爽快人,他一定会同意我们留在窑岗多呆几日。”

清风子说:“好主意。不过守坛啊,我这样想,你既然不能随我出家,不如你留在窑岗跟着张知木一起干。这里是能施展一番的地方,我想现在大明朝,没有啥地方的人能活的象窑岗人这样。”

张守坛跟着清风子很多年,实在是离不开师傅,他说:“我离不开师傅。师傅要是在窑岗我在窑岗。”

清风子说:“没出息。你不出家,很难修成正果。这里才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又能学到东西,又能有所作为,这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你不知道珍惜。说实话吧,我回山安排一下,回来会多呆一些时日,你也做好在这让张知木给你安排点儿事做的准备。我看张知木绝对不是一个一般人儿,他一定会有一番不同寻常的作为。你别错过了这个机会。”

结果,他们师徒二人在次会合时,师徒各带了十几个人。张守坛带的是他家里的一些亲友。原来张守坛回家里向他的那些儿时的伙伴儿们讲了有窑岗的这样的地方,这些人一个个都呆不住了,一听张守坛还要回到窑岗去,好多人非跟过来不可,张守坛没办法,心想好在这些人都是下过几年苦功都有化,到了窑岗张知木也一定会欢迎。清风子回到山,给山的师兄弟们和众弟子讲了几天的课,这让山的人都很震惊,没想到清风子这次云游收获如此巨大,很显然清风子还远远的没讲完他学到的东西的。等清风子介绍了窑岗这样一个地方,和张知木这样的一个人之后。山的众人都非常的感叹,原来都以为自己山都是一些高人了,没想到真的是人外有人啊。当清风子说准备下山在窑岗多住几日,以便学习更多的东西时。山的众人也都坐不住了。没办法,这次清风子带着自己的一个师弟和十几位弟子一起下山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