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张家口点将(1 / 2)
第一百四十三章 张家口点将
张知木见王公公怪模怪样的,他也笑着问:“王公公这话从何说起?”
王公公眼睛都不离镜子,说:“以前我不知道我长啥样,还凑活着活着。www.126shu.com这次知道了我这摸样,你说我还能活着吗?”
张知木和李清听了大笑不止。
王公公突然又说:“这宝贝我带回去,也不敢用啊。连皇那个弗朗机进贡的镜子也没这个好,我敢用吗?”
张知木马明白了,说:“我说王公公,有话你不能直说嘛?皇的那份儿我早准备好了,你给带回去不得了。”
三个人又大笑一阵。
第二天一早,王公公带着锦衣卫和李清派出的二千骑兵,押着长长的车队和犯人出发了。黄永发等四家的四百万两银子,和抄没的几十万两银子、珍宝首饰等装了好多马车。范永斗等四个首犯都押在囚车,张知木差人为他们都换了笨重却保暖的皮衣服,这让四人很感动。这四家的其他男丁都绑成一串儿,好在都让他们穿了保暖的衣服。女眷们都挤在张知木送的十辆钢簧马车。如果不是这十辆车,这些女眷在这冰天雪地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在路。
张知木到城门旁,送这些人出了城才回到客店,他眼前一直有囚车四位的眼光,那是把一切希望都放在他身的目光。这也是他们现在唯一的念想了。
进了客店,张知木还没进屋,杨玉琳过来说:“唉,那几个孩子知道他们的家人今天要走,哭成一团了。”
张知木赶紧过去安慰他们,说:“没让你们去城门送,是怕被人看见告到官府,那样的话,你们都活不成了。”张知木抚摸着年龄最小的男孩儿的头说:“我看到你们家大人的眼神了,他们唯一的念想是让你们好好的活下去。所以你们一定要坚强,从今以后你们互相之间是亲人了,以后要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大人们的事儿你们别担心了,所有的女人都坐在钢簧马车,马车都用乌拉草和皮子围好了,冻不着他们。男人们我都让人给他们套皮衣皮裤子。我也关照王公公路好好照顾他们,路不会让他们遭罪。”
张知木和孩子们说了一会儿话,孩子们好多了。
张知木对杨玉琳说:“你身体好些了多陪陪孩子们,他们这么小都太不幸了。”
杨玉琳说:“你这样婆婆妈妈的怎么去争天下?”
张知木听杨玉琳说这话,吓了一跳,说:“谁说我要争天下,乱讲。”
杨玉琳用鼻子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张知木心想,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已经让人觉得我有争天下的意思了。看来赶快解决眼前清军的问题,回去抓紧时间闷头发展吧。
在张知木他们准备启程的前两天,又有一个喜讯到了。杨靖带着一百火枪兵和一百辆钢簧马车来到张家口了。
阎伯驹和杨靖带着的特大的队伍前行,一路这爷俩一点不敢大意。看着阎伯驹平时一副懒懒散散的样子,可是他做起事来反倒是格外的认真,杨靖带着人在前面开路,他一点不担心,他对杨靖这孩子绝对心里有数。他自己也不闲着,前后来回的跑。一会看看货物捆得牢不牢,一会看看俘虏听不听话,再一会儿,看看孩子女人们挤不挤。
一路,一起回来的人才知道,别看再出发的前这小老头话讲的很硬,可是心并不像他话讲的那样。
一路尽管很操心,还算很顺利。
大队人马离窑岗还有两天路程时,阎伯驹派三个人每人双骑,提前奔回窑岗给黄玉坤他们送信儿,因为这里有八千多人需要安排,不提前一点儿通知,家里一下子没办法安排。
黄玉坤接到三人送回来的消息,也是吓了一跳。这回来的是八千多人,窑岗哪有地方安排啊。黄玉坤把家里的李云鹤、卢炳义、陆琪、刘本胜这几位在家的头召集在一起开会商量这事儿。
听黄玉坤说一下子要回来八千多人,几个人都吓了一跳。卢炳义说:“现在天冷了,现盖房子是不赶趟了,我看学教室和小学教室没课的先收拾一下,都安排人吧。好在都装暖气了,把阀门给通行。”
李云鹤说:“一会我让人把暖气给通,不然房子太阴,人受不了。”
黄玉坤说:“那也安排不了这么些人啊。”
卢炳义说:“还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和该不该说?”
黄玉坤:“看你卢先生说的,还用客气吗?”
卢炳义说:“我们那些住宅都盖好了,今年冬天别分给个人了,让大都挤一挤吧。等明年开春我们盖新房子再说。”
黄玉坤说:“对,这样可以了。现在想一想,都那里有被褥,我们都去买回来,不管新旧。”
李云鹤说:“秀容不可能再有啥被褥了,我明天派人到附近几个城镇去收吧。”
黄玉坤说:“从杀胡口运回来的货物里有不少的皮子,每人做一床皮褥子,下面多垫一点儿草,屋子不冷的话,有一床被子能对付了。”
李云鹤说:“那些皮子可都是陆总买回来的准备运到南方的宝贝啊,我们用了行吗?”
黄玉坤果断地说:“别管了,先顾眼前吧。有事儿让他找我。”
家里的那女人们都连夜赶工制作皮褥子,好在都是熟好的皮子,简单的裁剪缝制,罩一个布面是一床褥子。这些女人们都是经过苦难的,知道这是帮助新来的受难的兄弟姐妹,所以格外的卖力气。经过紧张的加工,八千条皮褥子很快做好了。
李云鹤派出的人,到了第二天晚也凑齐了八千床被子,只是有新有旧。窑岗的女人们决定,新褥子都留给来的女人,男的用旧的。
窑岗人这一番折腾,周围的几个县城镇子的棉被和新旧衣服都被买空了。
细心的黄玉坤,让厨房弄了几桶猪油,用草木灰和在一起,他知道,这些人每人到窑岗都能洗下不少泥来。
黄玉坤又组织人开始用谷草和稻草铺铺位,铺好一个铺位放一床皮褥子,再放一床被子。男的都住在大教室里,女人孩子安排在新房子里。
这一通忙完,黄玉坤才觉得累的不行了。徐嫂一看,忙把黄玉坤送回屋里,说:“你有身子了,别太累了。其他的事儿你别管了。我替你张罗吧。”
为了迎接商队回来,孩子们又放假了。所有能出动的人,也都出来迎接这些远征的队伍。一万多匹马和长长的车队趟起了一大片尘土,窑岗的人站在高处远远地看见了。商队回来了,是孩子们的节日。孩子们都知道,又可以放假一天,晚一定又有很多好吃的。现在窑岗的孩子可是太多了,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嬉闹的的身影。在这乱世里,这些景象常常让那些从苦难走来的人们觉得有些不真实,用他们的话说,觉得像做梦一样。
窑岗的一切对这些跟着队伍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窑岗的的人来说,也想在梦里一样。他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在这里迎着他们,那些女人和孩子们,一下车被分别接走,安排了住处。男人们排好队也都按秩序安排了铺位。住处安排好了分批到食堂吃饭,吃过饭的都被送到澡堂子洗澡。
这些人第一顿饭都是喝的粥,食堂的人一再告诉他们,第一顿不能给他们吃的太多,怕把他们的胃吃坏了,下一顿可以吃点干的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洗过热水澡,更没用过土肥皂。这次洗澡让他们终身难忘,因为他们每人身洗下来的很多泥来。多年后他们都记得那次洗澡的经历。
黄玉坤安排的很细致,新来的人到哪里都有人安排照顾,弄得这些人也像做梦似的。等这些人吃完饭,洗完澡,再回到自己的铺位时,他们真正感觉到,他们一路一直向往的窑岗真的到了。那些女人们这才开始大哭起来。